首页> 详情

脖子“大大”知多少?

2022-01-12 |浏览:1789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头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当然“脖子粗”也有可能是患有甲状腺疾病哦!想要从外科角度了解甲状腺的疾病我们首先要区分“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和“甲状腺结节”两个概念。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是指甲状腺两叶均匀性肿大,触诊摸不到结节的现象,系甲状腺细胞肥大及血管增生、充血所致。“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甲状腺因各种原因出现增大,最常导致的症状就是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或咯血;压迫食管引起吞咽障碍;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压迫交感神经引起Honer综合征,会出现单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等。压迫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窒息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对颈部肿大相关的甲状腺疾病有所了解,以便在出现症状的时候能够有所警惕。

640.webp (13).jpg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在临床中主要见于以下四种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原发性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接下来就让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四种疾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素合成原料——碘缺乏,青春发育期、妊娠期或绝经期的妇女对于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的障碍均可造成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

临床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当发生囊内出血时,结节会迅速增大。单纯性甲状腺肿体积较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突眼性甲状腺肿)

甲亢是指在甲状腺肿大的同时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多见于20~40岁中青年。

临床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眼球突出、性情急躁、失眠、两手颤动、潮热多汗、食欲亢进但却消瘦、心悸、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易疲劳等。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

此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即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以满足人体需要而导致的疾病。多见于30-50岁女性。

临床表现

多为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对称,质硬,表面光滑,多伴甲状腺功能减退,较大腺肿可有压迫症状。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

此病常继发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颈前肿块和甲状腺疼痛的常见原因。多见于30~40岁女性。

临床表现

多数表现为颈前突然肿胀伴疼痛,并向病侧耳颞处放射。病程约为3个月,病人可有发热,痊愈后甲状腺功能正常。


“甲状腺结节”又分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在临床中单发结节主要见于以下两种疾病: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多发结节主要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此病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常为单发结节,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为1~10厘米。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

临床表现

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当囊壁血管破裂出血时,肿瘤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也有可能出现甲亢症状。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甲状腺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乳头状癌常见于儿童、30~45岁青中年,其中女性比男性多见;滤泡状腺癌常见于50岁左右中年人;未分化癌常见于70岁左右老年人。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小。晚期会出现侵犯和压迫症状:呼吸困难或咯血、吞咽障碍、声音嘶哑、Honer综合征、耳枕肩等处疼痛。局部淋巴结转移可出现颈淋巴结肿大。


结节性甲状腺肿

此病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随着病变继续发展,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结节。甲状腺肿大程度不一,多不对称。多见于30岁以上青中年,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表现

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结节内急性出血可致肿块突然增大及疼痛,出现甲亢症状。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是否对颈部肿大相关的甲状腺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呢?脖子变粗我们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仅仅通过临床症状我们是无法十分准确的对疾病做出诊断,所以出现了对应的症状我们既不要盲目对号入座,也不要置之不理,最合理的办法还是及时就医,通过医师的专科查体,再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疾病,这样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诊治。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脖子“大大”知多少?,作者:李宇津,来源:达医晓护,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6880004184006959104)

上一篇: 应对奥密克戎跨省传播链条,你关心的6个问题在这里!

下一篇: 健康科普| 天天吃甜点、喝奶茶,小心“甜到爆表”!

------主办------

大有爱馨养老集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

 机构管理系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