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起这几年到国外的感受,最先去的是日本,这个和我们一衣带水的岛国,让我感到他们的一种敬业精神。别的不说,就连一条立交马路的座墩,也会做得那么平整、光滑和精致。在东京、大阪、京都、横滨等地的街道上行走,还时时有汉文化的气息向你袭来。后来我去了回归祖国的香港,你会在车水马龙的繁华中融入购物的天地。 我到了欧洲,在那些古老的教堂的周围,那些名副其实的洋房边转悠,在那些我们称作“弹格路”的小巷中穿行。偶尔抬头还能看到方形的街灯,以及在路中央的一尊青铜雕塑,尽管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在那呈现出粉绿色铜锈的塑像前,你会感到一种文化底蕴的存在。 我这里想说的是意大利,那里随处可以看到艺术,只要你留心的话,你可以慢慢地、细心地留意每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无论是威尼斯水巷旁的老房子的一个窗台,以及搁放在那里的一盆小花,或者是佛罗伦萨乔托钟楼广场上的几根小小的铁栏杆,都充满了艺术。 先来看威尼斯。建筑在一百二十五个小岛上的威尼斯城,它由四百座桥梁与陆地相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这不仅仅指在建筑上,而是那无与伦比的十五个世纪的光荣历史使它产生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威尼斯当年的强大和它所具有的政治与商业能力远远扩充到地中海以外。 我们暂且不论这一千多年来的盛衰,单单看在威尼斯留下的艺术,就足以使我们流连不已。 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的韵律,协调与合理性出现在威尼斯许多新的辉煌建筑物上,在这些建筑内部和周围的艺术品,以及大画家蒂齐亚诺、丁托雷托、乔尔乔内的原作,威尼斯让你欣赏到看不尽的人文景观。那水道弯弯,流水悠悠,那“贡朵拉”划破水波,那老屋墙面斑驳,以及蔚蓝的海水和闪烁的阳光,一定又会在你心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诗人徐志摩把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译成“翡冷翠”,让人一看译名便充满了诗意。然我却不太喜欢,我觉得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最为动人的城市,在佛罗伦萨你不必坐车,迈开双脚在街上徜徉是最好的方式。 踩着地气,走过书摊,可以亲近那些还散发出油墨香味的画册,翻开精装的封面,从中会走出好几个高举文艺复兴旗帜的巨匠。我仿佛看到米开朗基罗拿着雕凿大理石的钢杵,肩上搭着那件像是“大卫”身上的短袄;看到拉菲尔和圣母玛丽亚在一起,溢出的是一种无比典雅优美的旋律,有着亲切的艺术感染力;我仿佛又看到达芬奇的创造和智慧闪出的光芒,看到他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给世人留下的不朽的价值……画册中记述着佛罗伦萨讲不完的动人故事。 博洛尼亚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在意大利北部,城市不大,建筑也不高,没有巴黎那样的风韵,但很敦实,有历史感。我们曾住过的马斯科莱勒小街周围都是大学,早在十一世纪,博洛尼亚就创立了大学,比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的历史还要长,是欧洲最早的大学。当年《十日谈》的作者薄伽丘和创建自由落体定律、发现月球的表面凹凸不平的伽利略都曾在那里求过学。 在博洛尼亚,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沿街的拱廊。这种建筑形式源于欧洲,早先,拱廊的最大功能是避雨,为了教皇和善男信女进出教堂的便利,这些拱廊将道路连接了起来,最后把整个城市也连了起来。连座落在西南小山丘上的圣路伽教堂,也可以走门廊一直通到山顶。 因为拱廊建造时期不一,故而式样也不尽相同。有构成严格的弧形角度的哥特式;有厚重而华丽的巴洛克式;也有无雕砌之痕的中世纪式。它们都统一在一个城市的格调之中。瞻望城市景观,这里各式各样的拱廊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佛罗伦萨的西南便是闻名遐迩的比萨,而那里的斜塔更是世人皆知,在斜塔边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来瞻望。斜塔的顶端有两根钢索拉着,据说全世界的许多专家来这里“会诊”,控制它的倾斜,我相信,斜塔与世界共存。 首都罗马应该是一个全世界都不会忘记的地方,它铸造了意大利辉煌的历史。在那些坐落在草丛中的古代遗迹之间走走,在残存的罗马柱和斗兽场的废墟边逛逛,会有许多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怀。我还是喜欢在罗马的郊外兜圈子,大片的不知是绿色的庄稼还是草坪,让人心旷神怡,还有古堡,包括那些农舍,走在边上,我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文化艺术与历史给了意大利永远不灭的吸引力。向往文化,向往艺术,向往意大利的文化艺术之美,也是我的一个不灭的梦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上一篇: 世博中心顶层的艺术珍品探秘 下一篇: 艾青的书画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