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过度呵护易使性格柔弱,幼儿教育呼唤“男子气概”

2015-04-22 |浏览:3437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过度呵护易使性格柔弱,幼儿教育呼唤“男子气概”
 
  “橘子老师,这是我做的手工,送给您。 ”“橘子老师,上次你教的体操我已经学会了。 ”在合肥庐阳区一家幼儿园里,一名男幼师刚进门就被一群孩子围了起来。
 
小李就是这位深受小朋友欢迎的“橘子老师”。他并不是这家幼儿园的专职老师,而是从专门的早教机构“租赁”而来。一周来这里代课一天,主要职责就是带孩子们进行体育和户外活动。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学会如何玩很重要。玩是一个体智能协调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男老师更会跟小孩子玩。 ”小李介绍说,譬如孩子跌倒了,女老师可能像妈妈一样呵护他们,但男老师不会,“我们会像平等的哥们一样,让他们自己站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自从幼儿园请了男老师代课以后,感觉孩子变得更加勇敢了。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孩子5岁了,一直比较害羞,胆子有点小,参加过几次小李带做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后,受到鼓励和引导,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今天的游戏还第一个举手报名呢。
 
  “孩子在0到6岁期间,主要接受母系教育,喂奶的妈妈、哄睡的保姆、幼儿园老师都是女的。在女性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难免会太柔。如果让男幼师参与教育幼儿,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健全的人格。 ”有着30多年幼教经验的周多英老师告诉记者,中国传统的学前教育,长期处于被女性包围的环境中,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周多英曾在多所幼儿园担任过园长。她说,表面上看,男老师没有女老师细心,但是他们在运动、科技、理性思维等方面有优势,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男老师特有的威信与活动方式,可以避免女教师因过分关怀而养成幼儿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缺陷。将男幼师引入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早期生活中接触到不同性别特征的人,潜移默化地培养一些必须具备的性格元素,为以后的性格健全和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这也就跟一个健全的家庭拥有爸爸和妈妈一样,虽然角色不同,但异曲同工,缺一不可。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过度呵护易使性格柔弱,幼儿教育呼唤“,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 浅谈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

下一篇: 四名男幼师半年走了仨,“留不住”的尴尬在延续

------主办------

大有爱馨养老集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

 机构管理系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