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青少年的自伤性行为,真的「伤不起」

2021-05-21 |浏览:24158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简称 NSSI)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各国家调查数据不同,约为 8%-25%。NSSI 的动机主要包括减轻心理痛苦,自我惩罚,缓解社交困难带来的压力,效仿同伴等,所有的自伤行为均不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许多青少年在成年以后会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而自行停止。

  最近的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多数有过 NSSI 行为的青少年一生可能只出现一次 NSSI,少数可出现多次(但一般不超过 4 次),仅有小部分青少年反复出现 NSSI 行为,而这一人群也是自杀的高发人群。

  自伤行为的表现常见于但不限于——用刀或利器割刺自己、用烟头烫自己、抠或抓自己、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用头撞墙、用力咬自己、用绳索捆绑自己、食用不能吃的食物、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窒息等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刀割。这样的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约为8%~30%。大部分自伤在 12~14 岁之间出现,18岁后逐渐减少,有17%~60%的自伤者终生都有这样的行为。如果孩子出现反复自伤,很有可能是得了某种精神疾病的表现,比如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


  其实造成孩子自伤的原因很复杂,下面是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总结一些可能因素。

  个人原因

  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缺乏关心和凝聚力、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甚至矛盾重重,导致孩子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压抑情绪,遇到困难后不能及时获得支持。

  成长经历: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孩子长期被忽视、遭受暴力/虐待等,导致孩子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困难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学校因素:

  同伴: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相互模仿,如与同伴关系不好,或者同伴中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自伤的风险会增加。

  学业: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老师的责罚、父母的过高期望和对未来的迷茫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

  社会因素: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少年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容易获取和传播自伤行为,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没有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

  反复自伤,可能还有以下因素:

  心理层面的因素:为了缓解不良情绪、为了表达自我愤怒、为了应对情感麻木、为了引起他人关注、为了抵抗自杀冲动、为了寻求兴奋刺激

  生理层面的因素:持续存在的自伤行为还可能与个体的大脑活动特点相关,甚至改变人的大脑功能,如激活大脑的神经奖赏回路、抑制前额叶区功能;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平衡失调;改变个体的疼痛知觉,升高疼痛阈值和耐受性等。最终从生理层面演变成一种失控的成瘾行为。

  自伤行为的强化:无论自伤行为的目的是希望缓解负面情绪还是获得他人的关注,一旦这种行为每次出现都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那么自伤行为就会被反复强化,持续保留下来。

  就像老话说的,奶娃儿一哭就有糖,那下次想吃糖的时候他就晓得哭。

  自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武断地一概而论。

(责任编辑:刘倩影)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综合,来源地址:)

上一篇: 孩子的自我伤害:手上突然多了几道伤痕

下一篇: 关于青少年心里健康问题,还我们需要知道这些

------主办------

大有爱馨养老集团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

 机构管理系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