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要将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稳天下安”,要坚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自觉扛起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重任。
一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时刻保持底线思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粮食安全摆在重要位置,先后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等硬举措,特别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粮食安全明确为今年“三农”工作首要底线任务,因地制宜地下了具体任务,作了详细安排部署,体现党中央坚决守住粮食安全的信心和决心。“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不仅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连基本的稳定都难以保证。”全国政协委员吴德说。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陡增,历史经验表明,形势越复杂,稳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越是首当其冲。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扎紧“米袋子”、充实“菜篮子”、端牢“饭碗子”。
二要“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完成了养育世界近1/5的人口的伟大壮举。“种粮基本不赚钱,甚至可能要亏本。”全国人大代表罗朝运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粮情仍然没有变,粮食稳产保供仍面临刚性需求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成本增长等多重约束和挑战,粮食安全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当前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起步阶段,粮食安全是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压舱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坚持未雨绸缪,抓紧安排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三、要“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时刻保持创新活力。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生产不能‘靠天吃饭’,要提高农业设施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稳定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如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等,应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保障的有效机制,加快在现代生物、智能工程、数字信息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全国人大代表沈志强说。进入“十四五”时期,保障粮食安全,要强化政策保障,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建设高标准农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着眼于全产业链发展,要敢于向科级要产量要效益,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到提质量、保供应、稳政策、抓创新,全面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上一篇: 筑牢大国粮仓 端稳粮食饭碗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