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王莉
奖项:三等奖
原文:
秋风掠过遮掩的明月,如水般的月光划过秀美的山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陪伴了中华五千年的岁月,岁月同样见证了它的阴晴圆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本是中秋佳节,夜,清风徐徐,丹桂飘香,挑拨着内心的愁绪。一袭长衫的诗人手持一盏酒杯,向着长天发出叹息。时而皱皱眉头,饮下一小口,发出叹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只怕自己薄薄的翅膀,翻不过那白玉沏成的高楼玉宇,尘世的繁杂庸扰了诗人心中那一方净土,世俗的眼光被表象吸引。月宫里,又有谁能耐得住寂寞和寒冷,月影中似乎传来广寒宫里嫦娥的声声幽怨。热烈滚烫的酒香直至胸腔,诗人对月舞动,长衫飘拂在清冷月色中,一时分不清这是在天上还是人间,微醺的诗人被月光洗濯了心灵。何等悠闲惬意,相比那遥遥天宫,还是人间更自然舒适啊!
月光拨开云层, 爬上朱红色的楼阁,转而越过雕花的窗台,洒在难免的身影上,月亮啊,你让人怎能不记起牵肠挂肚的至亲?自幼与弟弟长大,却因命运的磕绊与幼弟分离,只能对着月色喃喃自语“子由,中秋快乐!”
人的一生会经历多少坎坷,悲欢离合?所有的故事已沦落为沧桑的记忆,阴晴月缺,上天自有安排。这样命中注定的事情,无法改变,难得两全。
唯愿人生长久美满,幸福安康,纵然相隔千里,仍然可以对着一轮明月,一同品着醇香的美酒,就像你在我身边一样,互相祝愿对方平平安安。
到了今天,月亮依旧是那副模样,而情感更加深刻。2018年,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表面,这是中国首次探索月球的奥秘,5G信号塔走近万家灯火,使团圆不再难得,无数海外华侨将思念融于月亮中,中秋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穿越千年,明月常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以明月为主题,描绘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人们情感的交融。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述,使得整篇作文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共鸣。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