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印度能代替中国,成为手机生产大国吗?

2016-09-01 |浏览:8256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两大人口大国,近几年来,印度人口欲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样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印度国产手机正在迅速浸透,将成为廉价智能手机的主战场。
 
  《日本经济新闻》7月27日报道称,据调查公司的推算,1-3月出货的智能手机的6成以上为印度产。由于倡导“印度制造”这一制造业振兴政策的莫迪政府提高进口关税,不仅是Micromax Informatics等当地厂商,海外企业也改为在印度生产。不过,零部件仍然依赖中国,迈向“世界手机工厂”的道路依然遥远。
 
 
  据美国调查公司IDC推测今年1-3月在印度出货的智能手机的3分之2为国产。换言之,印度已具备每年6千万部的组装能力。
 
  提到世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肯定想到中国。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3.99亿部。IDC认为2015年世界整体的供货量为14亿部,可以说绝大部分智能手机是在中国制造。在2012年以后形成市场的印度,最初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曾经席卷市场。
 
  莫迪政权上台以来,将智能手机成品的进口关税从以往的约6%提高至12.5%。如果是在印度国内组装,则只征收约1%的货物税。各公司争先恐后地启动了印度当地生产。
 
  莫迪政权提出的目标是,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从目前的约15%在2022年之前提高至25%以上。除了目前已放松外资限制的防卫领域之外,生产规模有望迅速扩大的智能手机也是重要领域。
 
  此外,中国台湾等代工企业也在迅速进驻印度。除了希望获得生产经验的当地厂商之外,最近1-2年,在印度市场提高存在感的小米等中国大陆品牌也正在利用代工服务。鸿海将启动在南部安得拉邦的集中生产。预计月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100万部。韩国三星也在商讨在印度设立新工厂。
 
  目前8成以上零部件仍依赖从中国进口。为了使智能手机产业得到发展,必须培育零部件厂商。印度IntexTechnologies随着国内智能手机生产的扩大,已经开始零部件的自产化,但截至目前,仅限于电池和充电器等简易零部件。
 
  印度政府为了推动外资工厂进驻,2月宣布提高电池等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率。但因将导致成本增加,各智能手机厂商表示反对。因此政府5月大幅缩小了提高幅度。
 
  印度北部的北方邦2015年决定建立面向中国台湾电子零部件厂商的工业园区,一直在采取脚踏实地的培育举措。当然,中国启动以吸引外资为起点的产业基础构建是在30多年前。印度要成为“手机大国”,必须跨越的障碍仍然很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印度能代替中国,成为手机生产大国吗?,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祁连冰川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下一篇: 高科技让今年高考成为史上最严高考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