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武军芳
奖项:三等奖
原文:
罗迦•费•因格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过“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相对应的,教育的作用便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教育,即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挫折也处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存在与教育中的挫折,为苦难教育。我不敢断然苦难教育的作用,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这方面的权威或典范,但我更愿意就我个人想法与读者交换意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在收获之前,会有各种各样潜在的危险:虫灾,旱灾,洪涝等各种危险。学生也是如此,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考试失利,友情破裂,对于年幼的我们来讲自然很沮丧。会自我否定,渴求成长的道路上风雨无阻,一帆风顺。可这样真的好吗?从未摔跤过的人是不会也不可能知晓摔跤后该如何去做,所以,经历过挫折的孩子的生活阅历一定比娇生惯养的孩子生活阅历要丰富很多。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没有在黑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的确,只有经历过生活中的不如意,才能学会去发掘生活中的美。生根需要向下,哪怕扎根的过程再痛,哪怕长期看不见效果,我们也要去面对。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反而更具危险。所以,家长作为前辈,应当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进行苦难教育,使其产生改变,主动寻找历练与挑战,经受挫折的机会与可能。日剧《东京爱情故事》中名莉香曾说过,“要把每一次的小挫折当作勋章,别在身上!”满身伤痕,却不断前行,作为勋章的挫折,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生活中,人生中的挫折,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会先一步来到身边,会很容易压垮孩子,所以苦难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进行苦难教育,经历一些挫折,否则抗挫能力会低于他人,也容易被人生的风浪席卷。所以,经历挫折,进行苦难教育,孩子便会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解决问题,获得蜕变与成长。
经历苦难教育,学会品味酸甜苦辣,去创造、领会成长的内涵。
作文评价:
文章的主题是苦难教育,这在整篇文章中得到了贯彻。作者通过自然界的例子和生活中的挫折情景,生动地阐释了挫折对个体成长的积极影响,文章整体结构清晰,逻辑性较好。作者通过比喻秋天收获前的危险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引出了挫折的概念,并通过名人名言、实例以及对家长的建议,深化了对苦难教育的理解。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