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如何做到接纳孩子

2015-08-13 |浏览:1678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我相信只要一说到关于接纳孩子的话题,几乎没有父母是反对这一观点的。但是接纳就是要接纳全部么?包括孩子犯错误,甚至攻击或干扰他人的时候么?接纳做的过了火就会变成放纵。我们需要怎样做才是对孩子的接纳呢?
 
  
  一、我们需要了解接纳的定义
 
  接纳在生活中是指接受和采纳的意思。接纳孩子则是指接受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在家庭教育中接纳和忍受是有很大区别的。接纳指父母真正的了解孩子,所以可以接纳孩子的一些表现,内心知道孩子这样做是出于何种需求,是想要引人注意,还是想增加父母对他的陪伴。忍受则是孩子的种种表现,让父母难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为了做到接纳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这种在教育上的忍受不但在教育孩子上没有积极作用,还会让父母总处于消极情绪的漩涡中,影响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
 
  二、接纳的前提是处理好情绪
 
  孩子出生后,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几乎是在逐年递增的,随着孩子的成长,对外界探索的增多,孩子会出现各种尝试,比如:尝试着洗碗,把碗打破;尝试着做滑冰场,弄了一地的肥皂泡沫……下班回到家面对这样狼藉的场面,我想大部分父母都会出现不良情绪,甚至给孩子来一顿“竹板炒肉”。
  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我可以理解父母这种反应的深层原因。我们对孩子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不接纳的状态,不是因为我们不爱这个孩子或者真的不接纳孩子。而是当时的消极情绪主导了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所以,我们在有消极情绪的时候要先处理这些情绪。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1、我发脾气是因为孩子破坏了的东西比孩子还重要么?2、我发脾气到底是因为生孩子的气还是担心孩子的安全?3、我发脾气对引导孩子不做危害自身安全的事或培养良好的习惯有没有用?
 
  三、接纳不等于接纳所有而是理解和引导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做到接纳孩子,但接纳并不代表要接纳所有。比如,孩子因为妈妈没有在商场买他最喜欢的玩具就撒泼打滚,或者因为小朋友没有听自己的意见就把玩具向小伙伴扔去。在这两个例子里,我们接纳的应该是孩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不是接纳孩子所有,比如:撒泼或者对他人的攻击 。
  当孩子出现负性行为的时候,我们在找出这些负性行为的深层原因进行接纳,但是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进行引导,鼓励孩子能够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能够在各种场合恰当的表达自己。 
  接纳在家庭教育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从内心真正的接纳了孩子,才能真正的去懂得孩子,继而去引导孩子更好的发展。接纳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无底线的放纵孩子,需要每一位父母都付出努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为什么六个月就开始亲子共读?

下一篇: 让孩子从小自信的28个方法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