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你知道吗?“接吻病”竟然是儿童肝病重要病源

2016-07-18 |浏览:14917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的“解毒”器官,然而近年来,儿童肝脏疾病已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拦路虎”。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肝病专家表示,“接吻病”(EB病毒)正在成为儿童肝脏疾病的重要病源,由其引发感冒、发烧等疾病的患儿中,有30%至50%出现肝脏损伤。
  据了解,湖南省儿童医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该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肝病患儿47837人次,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接诊13457人次、18016人次、16364人次。数据还显示,接诊肝病患儿总人数中,0至3岁婴幼儿32095人次,4至6岁学龄前儿童1881人次,6岁以上学龄期儿童7222人次。
  “在医院住院患儿中,EB病毒感染引起肝脏损伤的约占到1/4。”该院肝病中心主任李双杰介绍,EB病毒全称为Epstein-Barr病毒,人群普遍易感,95%以上的成人携带有该病毒,其主要通过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染,因此EB病毒也俗称“接吻病”。
  李双杰表示,根据血清学调查,中国3至5岁儿童EB病毒感染率高达90%以上。而EB病毒感染后,就终生存在于人体血液内,一旦免疫力下降,潜伏的EB病毒就可能再激活形成复发感染。“因此给孩子喂食时,大人不要把食物在嘴里嚼碎后再喂给孩子。”
  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病房,记者看到,7岁的男孩宇宇(化名)和1岁8个月的男孩浩浩(化名)正在接受肝病治疗,但宇宇的病情比浩浩要严重很多,已经发展为慢性EB病毒感染。李双杰表示,两个孩子最开始表现出来的都是眼睑部浮肿,但浩浩在浮肿出现3天后就被确诊感染EB病毒,而宇宇则是患病半年后转入该院才确诊。虽然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是由每个人各自的基因表型决定的,但早期发现仍然对治疗有关键的意义。
  李双杰说,人体不停地从外界摄入各种物质,产生能量与废物。由于肝脏代偿功能强,因此肝脏疾病常具有“无反应、无表现、无感觉”的“三无”特点,非常“沉默”,早期难以察觉。等到出现乏力、厌食、厌油、食欲不振,以及皮肤、巩膜、尿液发黄等明显表现时,肝脏已造成了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损伤。“一旦肝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体内的毒素将无法正常分解,人体健康将面临重大危机。”
  因此,每年进行1到2次肝功能检查是早期发现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预防“接吻病”。李双杰表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控制EB病毒传染的有效方法,目前EB病毒疫苗在国内已研制成功,在不久的将来还可直接接种疫苗预防EB病毒感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接吻病”,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紫甘蓝这样吃健康又防癌

下一篇: 暑假要把糖罐子看好哦,宝宝可是个贪吃猫!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