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高科技让今年高考成为史上最严高考

2016-09-01 |浏览:10114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每年的6月7日开始,改变各个悻悻学子人生轨迹的高考开始。在这个号称最后一次看实力的时候,各路人马尽显“神通”。也许也有人跟你说“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但是,还是要呼吁大家,给自己多年的付出一个真实的交代。那么,就来盘点一下,高科技是怎样让今年高考成为史上最严高考的。
 
  隐蔽耳机是作弊装备中的常用工具,磁共振耳机使用时需置入耳道内,不需要外接电源,可以与手机、对讲机等联通,但声音比较小且失真,取出时需要借助磁铁,塞得太紧则需要去医院求助。
 
  磁共振耳机的升级版,声音比前者更清晰,不需要外接电源,纽扣电池即可驱动,其肉色设计也极难被监考发现,因有鱼线设计,取出较容易,但频段易与手机相互干扰,监考老师可通过手机干扰反作弊。
 
  一些高级别考场会检查考生耳道,于是口含式耳机就发明了,其原理与微波耳道耳机一样,但其隐匿位置不同,该耳机可藏在后牙床上,通过咽鼓管传送声音。这种耳机极难被查获,考生被发现后往往吞食销毁证据,监考老师可以搜查下考生身上是否藏有发射器。
 

藏在耳朵里的秘密

隐蔽耳机是作弊装备中的常用工具,磁共振耳机使用时需置入耳道内,不需要外接电源,可以与手机、对讲机等联通,但声音比较小且失真,取出时需要借助磁铁,塞得太紧则需要去医院求助。

磁共振耳机的升级版,声音比前者更清晰,不需要外接电源,纽扣电池即可驱动,其肉色设计也极难被监考发现,因有鱼线设计,取出较容易,但频段易与手机相互干扰,监考老师可通过手机干扰反作弊。

一些高级别考场会检查考生耳道,于是口含式耳机就发明了,其原理与微波耳道耳机一样,但其隐匿位置不同,该耳机可藏在后牙床上,通过咽鼓管传送声音。这种耳机极难被查获,考生被发现后往往吞食销毁证据,监考老师可以搜查下考生身上是否藏有发射器。

各种外挂都能作弊

感应线圈:套在脖子或者衣领上,用胶布一粘就完全看不出来。线圈下面有两组连接线,一组连电池,另一组连手机。

数据笔:外观与普通笔无异,机关是将皮套取下后,可以看到笔上的电子屏幕,旋转笔头可以操控显示内容。

作弊手表:这真的是一块手表,不同的是,镜面被涂上了特殊涂层,显得比较黑,表的透明外壳是一块显示屏,通过按键操作,可以控制屏幕显示内容。接收信息后手表会自动显示选择题答案,并能手动翻页,查看下一组信息。

眼镜:利用语音无线传输答案。外观与眼镜没有任何区别,接收模块等电子设备都藏在眼镜腿中,以假乱真。价格卖到1500元一套。这种作弊器还有很多其实是假冒产品,比如号称可以显示答案,其实只是噱头。

橡皮:橡皮的外包装掩护了嵌在里面的显示屏。屏幕上每30秒就会自动显示下一条信息。这种工具还可接收中英文、数字、特殊字符等。有报道称,一个成本300元不到的橡皮擦显示器,售价往往高达1万元左右。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当越来越多的手段已经被破解后,还是会有层出不穷的工具出现。为了防止作弊,很多地方的考场已经不让携带橡皮、手表等文具或工具入场。与此同时,反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

考场验证 多地引入“人脸识别+指纹”

此前教育部下发的通知中特别明确,要结合各地实际,采用二代身份证现场报名确认、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及时进行信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

各地目前也分别升级作弊防控系统。多个省份今年高考都将采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双重技术确认考生身份。每个考点都将配备身份核验终端,考生进入考场时需要在终端设备上同时完成刷身份证、按捺指纹、人脸拍照,并且与之前注册信息进行联网比对,三者核验均通过,才能予以参加高考,整个身份验证过程不超过30S,大大节省了考生排队时间。

多地禁戴手表入考场

去年高考期间,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纷纷明确,禁止佩戴手表入场,考点统一配置挂钟。今年高考,不少地区依然对手表下了“禁令”。如,湖北方面表示,将继续实行考生入场安检,为所有考场配备无声挂钟,禁止考生携带手表等计时器入场。

海南今年也首次明确要求考生不得携带钟表 (含手表)、文具盒等物品进入考场。同时,为防止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借上厕所的机会作弊,该省考试局明确要求,各考点要安排专人对洗手间进行手机、书籍等物品的清理。海南还要求,在考试过程中,如有考生如厕后返回考场,监考员应在视频监控下用手柄式金属探测器 (声音设置为震动报警模式)对考生重新进行安检,确认无违禁物品后,考生方可进场继续考试。

高考舞弊违纪将“记档”

根据去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意味着,今年新刑法实施后的首个高考,组织作弊者最高将被判7年有期徒刑。

其他反作弊工具

隐形耳机探测仪:隐形耳机探测仪也被成为“监考大师”,是一个比烟盒略大的仪器。能够探测无线信号,并能对信号进行监测、定位、监听和录音。若有人使用隐形无线耳机,还能确定其具体位置。

信号屏蔽器:使得信号传输失败。

金属探测仪:考场上使用各种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检查,防止作弊工具出现。

无线电监测仪:工作人员手持无线电便携式频谱仪监测无线信号传输迹象。

手机定位监测系统:这是一种学生自己发明的手机定位监测系统。考试过程中若打开手机,定位终端系统将精确定位正在使用手机的考生,并在一秒内,将考生座位号与个人信息上传至讲台主机系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高科技让今年高考成为史上最严高考,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印度能代替中国,成为手机生产大国吗?

下一篇: 未来的衣服可以听音乐、打电话、监测运动健康数据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