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数量的日益增多,有限的地球资源已经满足不了人类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些水泥“森林”让我们人类有了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却让更多的生物失去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家园。有什么办法既能让人类有地可去,同时也能让大地重回生机?
纽约著名建筑公司Clouds Architecture Office推出了一个建筑设计,这幢建筑没有固定的位置——它挂在一颗位于地球轨道的小行星上。
这个系统首先需要将一颗小行星拉到轨道上,在用超高强度的缆绳将一座地球上已经建好的大厦吊起来,最后被永久固定。
这座建筑会被固定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也就是说它绕地公转的周期恰好为一天。这意味着这个建筑在地球上的投影轨迹大约是一个在南北半球均有分部的8字形。这意味着24小时里,这幢建筑物里的人看到的风景都是不一样的。同时,建筑窗户的尺寸和形状会随气压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过去,只有科幻小说里的人们才会住在空中,哪怕如今人们开始向太空探索了,这一点依旧没有改变。但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1年的计划,将天体运用于建筑行业似乎也不太遥远。NASA已经提出了小行星变向计划(ARCM),主要通过太空飞行器的机械臂来改变小行星的飞行轨迹,不过该项目的资金还没着落。
住在这样一幢悬空的建筑物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出去呢?这个解决方案脑洞很大——降落伞。但如果这幢大厦里有你需要的一切,那还离开作甚?
整幢大楼用的都是太阳能,并由大厦安置在大气层外的太阳能板进行搜集,因为大气层外是个绝佳的太阳能搜集地点。大厦的水源主要来自周围的云层和雨滴。商务区在大厦的底部,而住宅区在顶部的三分之二。为了适应近乎真空的环境和负40摄氏度的低温,整幢建筑物的强度要非常高,窗户要能承受住对流层巨大的压力。
Clouds Architecture Office的灵感与Cloud Skipper(如下图所示)相似,后者也是将住处设定在高空,并完全自给自足且可持续。
在Clouds Architecture看来,这样的设计富有一种乌托邦的色彩。这些云端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宛若风中尘埃。
另外该公司还和NASA合作提出了“火星冰屋”的概念,这种可膨胀的建筑结构通过冰层来抵御宇宙射线,同时该冰层也是其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冰屋里包括科学实验室、图书馆、厨房以及温室。
看来这家野心勃勃的建筑公司不止想让你住在天上,甚至想让你住在太空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纽约建筑公司推出挂在星星上的楼房,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