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2021-04-27 |浏览:37010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画廊周期间,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推出影像研究展第三期——无独有偶:影像及其扩展领域。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群展“无独有偶”现场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群展“无独有偶”现场
左起:策展人杨北辰,艺术家杨福东、陈丹笛子、李然、王旭、尉洪磊
左起:策展人杨北辰,艺术家杨福东、陈丹笛子、李然、王旭、尉洪磊
有趣的是,展览中的五位艺术家几乎都曾在美院系统的油画系与雕塑系接受教育,这种“烙印”以婉转与暧昧的方式挥发出来,造成了他们彼此不同的扩展策略的基础。
杨福东以电影的方式再次激活中国绘画的精神性内核,陈丹笛子以情感的共通性驱策录像与摄影装置,尉洪磊在“短视频”与雕塑之间寻找共同的韵律,李然令绘画、影像与档案研究相互滋养,王旭透过雕塑与影像的结合完成了复杂项目的搭建。总而言之,“无独有偶”并不希冀完成这个复杂且庞大的论证,而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去描述艺术家的具体工作及其背后的媒介逻辑的尝试。
陈丹笛子作品
陈丹笛子作品
陈丹笛子《今夜我醒着》 双频录像,彩色有声 3‘19” 2021
陈丹笛子《今夜我醒着》 双频录像,彩色有声 3‘19” 2021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陈丹笛子 《今夜我醒着》截帧
陈丹笛子 《今夜我醒着》截帧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陈丹笛子,《情感的转化》 马蹄铁、蹄钉、金属清漆、数码微喷 100个直径10-14cm的马蹄铁、摄影作品微喷于铝100×72cm 2020
陈丹笛子,《情感的转化》 马蹄铁、蹄钉、金属清漆、数码微喷 100个直径10-14cm的马蹄铁、摄影作品微喷于铝100×72cm 2020

陈丹笛子说:“我把嵌着钉子的马蹄铁散放于空间的必经之路,来探讨一种隐秘的情感边界。踩踏马蹄铁蹄钉的尖端意味着被刺痛,我想借此指涉那些人们在情感关系中所获得的猛烈又模糊的痛。

某次我在YOUTUBE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北美的狩猎协会展示了他们在狩猎中射杀动物的一瞬间的视频合集,在猎人枪口的锁定下,那些动物就像收到了诅咒一样,无法逃离。在被击中前的那一秒,它们那困惑和恐惧掺杂的眼神都直直望向人类的方向,随后都砰然倒地,我对这种暴力的能量感到困惑和不由自主的惧怕,正如视频下有网友评价: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in the world. “You”.

 
我把这段猎杀纪录视频截取下来,将它和另外一段录像并置在一起:我在铜片上敲几下一些负面词语,金属撞击的声音被放到最大,和前者的强生呼应。在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巨大眼睛展示着随着巨响所产生的不安神色,直视镜头,让人无法躲避。”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李然作品
李然作品
李然《密切接触》 布面油画 100 x 100cm 2021 
李然《密切接触》 布面油画 100 x 100cm 2021 
李然 《同为拉撒路》 布面油画 120 x 120 cm 2021
李然 《同为拉撒路》 布面油画 120 x 120 cm 2021

油画系出身的李然此次展出了自己的绘画和影像作品:“《同为拉撒路》这张画是2020年上半年完成的。疫情初始阶段,社会上各种批判的声音不断,“小知识分子”在这种情景下的无奈,以及他们投机式的发言所带来的事后尴尬,似乎无人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幸免,“拉撒路”是圣经当中的人物,在圣经里那个死去又复活与那个浑身生疮的讨饭人都叫这名字。

《密切接触》是今年的新作,来自于我与一位相识已久艺术家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就在他与某位新冠确诊患者同处一家餐厅的那天晚上,我与他彻夜长聊,离别时用大大的拥抱相互鼓励,相互取暖,过了三天,他被强项隔离在郊区的一间小旅馆里,他的行程在网上曝光,虽然没有公开姓名,但他的日常生活却成为了网络上的热搜话题,每天吃饺子又喝咖啡的流掉信息产生的荒诞感成为了时间的热点。”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李然,《边抽象,边写实》  双频高清录像,⿊⽩&彩⾊,有声 4’55” & 4’50” 2019 截帧
李然,《边抽象,边写实》  双频高清录像,⿊⽩&彩⾊,有声 4’55” & 4’50” 2019 截帧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王旭《四季花园》双屏录像,2019,32分24秒
王旭《四季花园》双屏录像,2019,32分24秒
《无题的雅典娜》2021 53×26×24cm 大理石
《无题的雅典娜》2021 53×26×24cm 大理石
在美国蒙特利尔公园市的遗产瀑布公园里,有一件叫做“芙罗拉”的雕塑,它是数年前被窃的“雅典娜”的替代品。这件雕塑从河北曲阳进口,并不具备雅典娜的特征,艺术家王旭在曲阳的一家大理石采石场和雕塑厂制作了“夏娃”,这座雕像是他利用一座受损的圣经人物雕像,按照该厂的一名女工的形象,将其重新雕刻而成。2016年,艺术家王旭授权非盈利组织Equitable Vitrines在有关遗产瀑布的公园的提案中,使用他的雕塑作品《夏娃》。2017年,蒙特利尔公园市举行了一场关于该提案的听证会,最终该提案被否决。

影像中穿插着听证会当天关于《夏娃》雕像命运的争论。在语言的夹缝中,与雅典男同为雕像的夏娃,她的身份被反复的质疑,艺术在那一刻变得既具体又抽象。
尉洪磊,《[]#1》 录像,彩色有声 循环播放 2018
尉洪磊,《[]#1》 录像,彩色有声 循环播放 2018
尉洪磊,《[]#3》《[]#4》 录像,彩色有声 2019
尉洪磊,《[]#3》《[]#4》 录像,彩色有声 2019
尉洪磊,《[]#10》青铜,鲜花 铜 71x47x29 cm 2019
尉洪磊,《[]#10》青铜,鲜花 铜 71x47x29 cm 2019
尉洪磊,《[]#10》青铜,鲜花 铜 71x47x29 cm 2019
尉洪磊,《[]#10》青铜,鲜花 铜 71x47x29 cm 2019
从2011年的第一场个展开始,尉洪磊总是将静态的雕塑与动态的影像同台并置。录像作品《【】#1》《【】#2》《【】#3》《【】#4》是一系列实验性的短视频,该系列以尽可能多的剪辑方式展开声音与影像的结合。

《无线的山峰——是冰》是《无限的山峰》特别版本,由三部分完整构成。分别为展现僧侣在天台上日常生活、劳作、休息的五屏彩色、黑白、无声的影像;《无线的山峰—是风之四》的摄影、丙烯和木板上素描作品以及在展厅中由不锈钢镜面特别构建的“冰面”装置。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冰》 5屏彩色,黑白,无声视频 木板,素描,丙烯,摄影, 不锈钢镜面 2021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冰》 5屏彩色,黑白,无声视频 木板,素描,丙烯,摄影, 不锈钢镜面 2021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冰》局部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冰》局部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冰》局部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冰》局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5位艺术家用影像探讨运动边界,作者:佚名,来源:hi艺术网,来源地址:http://www.hiart.cn/news/detail/875kxtv.html)

上一篇: 一季度新增533家钢琴相关企业,目前我国共有2.2万家

下一篇: 孙逊在香格纳画廊开启“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闪电”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