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泥炭地,如何恢复生物多样性?

2022-03-16 |浏览:83450次
分享到: 

      泥炭地(Peatlands)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超级力量。这些沼泽和泥沼只占地球表面的3%,却储存了600GT的碳,比任何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储存的碳都要多。它们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许多珍稀和濒危物种都栖息于泥炭地中。但是今天,泥炭地是最濒危的生态系统之一,有5000万公顷的土地被用于农业、林业、基础设施或泥炭开采。在应对相互关联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恢复泥炭地对于一个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至关重要。

     《国际湿地公约》是一个致力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政府间条约。它拥有172个缔约方,为各国提供技术和政策指导,以扩大对泥炭地和其他类型湿地的保护。其新的指导和政策资源旨在支持各国制定和实施泥炭地恢复和明智使用政策,并概述了扩大泥炭地恢复的主要机会。

      泥炭地鲜明地提醒我们生物多样性危机对气候造成的损失。

      作为天然的碳库,当泥炭地被排水、退化或燃烧时,它们会排放大量的碳:占所有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5%。正如《国际湿地公约》的新政策简报所示,这也导致了大规模的环境退化---我们无法承受的损害。

      失去泥炭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它们的气候服务,它们对淡水供应、灌溉、粮食安全以及保护我们免受洪水和干旱等与水有关的灾害的服务,正如最近的IPPC气候科学报告所概述的那样,这些服务对我们在迅速变暖的气候中的适应和生存至关重要。

      恢复泥炭地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协定》和新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至关重要。

    《国际湿地公约》关于恢复泥炭地的新技术报告和简报显示,要实现我们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限制在《巴黎协定》规定的1.5°C目标所需的减排规模,意味着到2030年要保护所有剩余的泥炭地免遭流失,并恢复至少50%的所有流失泥炭地---2500万公顷。

      报告显示,防止泥炭地进一步流失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使碳封存持续进行。通过重新湿润和重新引入泥炭形成的植物来恢复失去的泥炭地,将恢复碳储存,减少持续的排放,并启动长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

      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是一个扩大泥炭地恢复的机会,但我们仍然缺乏承诺、行动和资金。

      尽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泥炭地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巴黎协定》的重要性,但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泥炭地问题得到的关注和行动相对较少。要在2030年之前恢复50%的干涸泥炭地---每年超过200万公顷---将需要大规模的恢复实践、支持性的政府政策和资金。

    《国际湿地公约》新的《全球泥炭地再湿润和恢复指南》提供了实用的指导,以支持各国重新湿润排水的泥炭地和重建植被,以恢复泥炭、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文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该报告和简报提供了恢复退化泥炭地的多种选择和考虑,以及支持国家和国际政策的机会,包括将泥炭地保护和恢复行动纳入国家自主贡献(NDCs)。

      鉴于泥炭地的高缓解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泥炭地保护和恢复纳入其国家发展计划,包括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和英国。虽然这是至关重要的进展,但为了实现所需的泥炭地行动规模,各国还必须转变土地使用、能源、道路建设和其他政策领域,以确保泥炭地地区不再被排水。由于所有必须重新湿润的泥炭地有一半目前用于农业或林业,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前所未有的合作和政治意愿。

      对人和自然来说,泥炭地行动开始得越早越好。

      现在距离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只剩下短短几年时间,贯穿这些目标的生态系统方法应该而且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各国敲定一个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在COP27会议前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资和目标翻倍,我们已经看到了重大的全球契约,为自然恢复筹集了数十亿美元。泥炭地---我们最有效的碳储存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必须吸引同样的动力、资金和政治意愿。

      环境署全球泥炭地倡议的协调员Dianna Kopansky评论说:“泥炭地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之一,有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生存、复原力以及人类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湿地公约》为其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框架,而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泥炭地保护和恢复的强大动力。目前仍然缺乏具体的承诺和充足的资金。湿地公约》所做的研究、技术报告、最佳实践手册和政策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有助于采取行动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地管理世界各地的泥炭地,为我们的气候、自然和所有人的健康未来服务。”

      湿地公约高级顾问Tobias Salathé说:“泥炭地必须在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现在距离全球排放量减半和保持1.5摄氏度的目标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恢复失去的泥炭地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要想成功,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在政策、资金和承诺方面有巨大的提升,以支持行动。湿地公约》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指导、工具和平台,以便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合作。”



(责任编辑:董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泥炭地,如何恢复生物多样性?,作者:文/Samantha 审/YJ,来源:科普中国,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6903052948365307904)

上一篇: 碧桂园:助力“双碳”目标 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

下一篇: 世界水日:地下水—让它不再隐身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