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孩子老是半夜惊醒?有可能是患病了!

2016-04-29 |浏览:9743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入睡后突然哭闹、说梦话,还伴有动作,有时一夜发作数次。有的家长就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受到惊吓,或是缺钙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其实,孩子可能是患上了睡惊症。睡惊症也称夜惊症,指在深睡眠期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的第Ⅲ、Ⅳ期突然发出尖叫或呼喊,伴表情惊恐、自主神经症状和动作行为表现。常见于4-12岁儿童。多在入睡后的0.5-2.0 小时出现,表现为突然坐起、手腿舞动、尖叫、哭喊、眼睛圆睁、四肢紧张,常有不能理解的自言自语,神情十分紧张、恐惧,意识呈朦胧状态,且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出汗、瞳孔扩大、皮肤潮红等自主神经症状,呼之不应,一分钟或数分钟后常能自行缓解并继续入睡。发作时拒绝任何身体接触,很难被叫醒,即使被叫醒也显得意识不清,定向力障碍。次日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或仅部分记忆,无完整生动的梦境。
  导致睡惊症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遗传因素,睡惊症约一半有家族史,这种儿童在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下较易发作。心理因素,一些心理刺激因素和凡使儿童心理受到不良刺激的事件都可能引发夜惊。如看到或听到恐怖的事情、受到严厉的批评、恐吓等。夜惊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与儿童的年龄、性格有关,年幼、敏感、胆小的儿童易发生。
  小儿夜惊大部分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家长不必过分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发育的完善,大部分夜惊现象会自动消失,但频繁而严重的夜惊发作,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儿童保持良好情绪;让儿童在人睡前30-60分钟保持安静,不要嬉闹、看电视、玩电脑和做作业等;对儿童不良行应注意教育方式,不宜用粗暴的态度、恐吓的语言;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儿童,应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所发生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孩子夜惊,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男童女童入学年龄是否应该有不同?

下一篇: 老师竟然不喜欢爱举手的孩子!一看原因就震惊了!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