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什么叫“会”洗手?洗了这么多年竟然不“会”洗手!

2016-06-15 |浏览:779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的病菌,减少经手传播疾病的机会,但很多人并不会“正确洗手”。专家表示,预防传染病,正确洗手比疫苗更有用。今天我们就来一块儿学学怎么洗手才算是正确的呢?
  什么时候应洗手?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立即洗手最重要,更能有效降低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以下这些场合也需要注意洗手:做完大扫除、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喂孩子之前;接触过公共物件,如电梯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之后;接触动物、宠物之后等。
  单纯用清水冲洗很难清除手上的细菌,要想把手洗干净,就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而对于公共场所配备有公用毛巾及肥皂,也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则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洗手要冲洗多久?
  洗手要洗多长时间?专家表示,每次洗手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30秒钟以上,在这个时间底线以上,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清洁效果。一般情况下洗手时间持续30秒以上且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如果再加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95%。
  如果按正确的步骤用肥皂搓洗双手,前后所用的时间差不多是唱两遍《祝你生日快乐》。需要注意的是,洗手时尽量不要用脸盆,最好在流水中进行,让水顺着手指冲下,污垢便会随着水流冲走。
  抗菌湿巾灭菌作用不大
  相比于香皂,用洗手液洗手更好。一些市民习惯用抗菌湿巾擦手代替洗手,这是不可取的,湿巾的灭菌作用不大。洗完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也可以让湿手自然“晾干”。
  消费者在公共场所洗手,如果发现洗手液过稀或伴有刺激性异味,最好不要用。如果洗手液加水使用,势必会导致它的活性剂含量减少。再者,加过水的洗手液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滋生,可能在洗手过程中污染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什么叫“会”洗手,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天天洗手原来是为了这个!勤洗手健康好生活

下一篇: 那些时候需要洗手,你知道吗?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