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农业正走向数字化与精准化

2017-11-28 |浏览:11156次
分享到: 
         
        在刚刚举办的第33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上,数字化和精准化成为吸睛亮点。尽管这些已经被提及多年,但从今年多个企业活动以及展会动态来看,已经开始进入实操阶段。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数字化、精准化。 

 会上值得关注的项目包括:陶氏杜邦农业事业部举办的精准农业生态圈峰会,正式开启精准农业大数据项目,与多家飞防公司、农产品收购公司等上下游达成合作,以促进种植精准化和标准化。 拜耳开始推广旗下基于创新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的杂草识别应用(APP)-WEEDSCOUT。而在此前不久,拜耳刚刚宣布使用xarvio这一母品牌来推广旗下的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这款杂草识别软件就是数字化产品之一。先正达推出了基于VR和AR技术的体验区,来体验虫害、种子、以及相应产品的特点。多家企业还推出VR全景观摩会,通过模拟现实技术,使足不出户体验田间观摩效果成为现实。与以往展会散发传单相比,更多企业开始选择电子版资料册,或者通过关注公众号平台等方式来获取产品信息。 

 笔者总结这些活动注意到,目前的数字化实操正从几个方面推进:首先是以规模化施药机械为切入点的、希望实现农事操作全程智能化管理;其次是通过软件等平台实现在线问诊;再者是传播手段的数字化,例如VR等技术的引进;最后,是通过智能化农事服务或者传播平台获得的大量农业生产数据的深度分析。尽管这些目前更多是几大外企在操作,但大多数经销商正在关注并积极参与,而用户的积极反馈,必将推动更多企业参与这一过程。 

 数字化是衡量一个行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至今,中国大多数农业生产过程仍处于散乱小的低效率状态,这与此前小商品的制造销售有相同之处。淘宝、京东的出现,整合了不同品类小商品的销售,并向生活服务各个环节延伸,逐渐成为衣食住行离不开的平台。同时通过大量交易云数据分析每个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实现精准化、定制化的消费推荐。 

 未来植保服务是否也能实现这样的过程呢?笔者坚信,会的!中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模式向数字化、精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精准农业将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过程中,整合是趋势。单纯卖农药、化肥、种子已经跟不上形势,只有以种植者为核心,整合行业优势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种植者在植保产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信息分享以及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植保、肥料、信息技术、农业技术服务商、平台运营商、农资流通领域、食品链和金融服务企业以及相关资本投资机构等在内的多方共同携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下一篇: 农业部:快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常态化制度化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