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在每年4月5或6日,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原含义是指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正如《逸周书》中道:“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在农业生产中,清明是一个重要节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中耕田莫迟延”的农谚,南方的农户们为了避免秋天绵绵细雨影响棉花的收成,便会在清明前后完成播种,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但后来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这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是在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纪念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并沿袭至今的一个节日,其主要内容就是祭扫坟墓,“梨花风起正清明”,时至今日清明哀悼祖先之余,大家也会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山绿水,但大家也须注意,初春时节感冒多发,可千万别在沐浴春光时,招惹到感冒病毒哦。
四川省科协科普中心制
来源: 科普四川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科普中国,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6809947089112367104)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知识 谷雨
下一篇: 二十四节气知识 春分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