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和学校的重要影响

2021-12-15 |浏览:2067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孝文化热潮。也得到了很多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孝文化作为家庭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也对学校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弘扬孝文化更成为当下所需,当务之急。

  孝文化是学习的基础,更是我们做人的基础,所谓“百善孝为先,以孝行天下”。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大孝之人。舜帝孝心感动天,子路百里为母负米,王祥卧冰为母求鲤……他们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以孝养德,成就大业,孝更是安身立命之本。

  学校是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学习孝文化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了重要铺垫,孝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到的需要。学校孝文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以下几点影响:

  1、敬爱父母及长辈。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学生在校敢当面顶撞老师,在家顶撞家长,甚至还和老师家长大打出手。而孝的前提就是对长辈的尊敬,古人讲的三纲五德,实则就是现在所说的敬爱长辈。在家作为子女要对父母敬爱,在学校作为学生要对老师敬爱,这都是孝敬的内涵。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这才是真正的孝道精神。

  2、赡养父母及长辈。 孝道的物质基础,自然是要在物质生活上保证父母的需要。在生活上,作为子女要勤勤恳恳奉侍父母,使其生活安逸,心情舒畅,要遵循对父母亲的礼节。父母亲给了我们这个身体,更对我们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养育之 恩,为人子女的,怎么能不予以回报呢?尤其当父母处于垂老之年,贫病交迫之际,不尽子女的孝道,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3、注重自身的立身行道。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这同样是对父母的不孝。故“立身然后可言孝”,而“立身”,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所以孝的教育不是只局限于在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成仁取义,以天下为自己的责任,这都是孝道教育的内容。

  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没有孝的人,对国家对人民不可能有仁义有忠信,一个知孝的人一定是爱国的。爱国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尊敬。作为中国人不管走到世界哪里,都是炎黄子孙,爱国也就是爱祖,也是孝道立身行道的内容。

  孝文化教育可以弥补学生过去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盲区和缺失,因此学校是孝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一)构建校园孝文化,师生共同感受“孝”的内涵。校大门、教学楼走廊、校园围墙都布满了以“孝”、“感恩”为主题宣传内容:或阐释“孝”的含义,或阐明“孝”的理由,或规范“孝”的言行。

  (二)构建班级文化,实施文化浸润。通过班级黑板报、墙壁、班会课等阵地有机开展有关孝道和感恩文化的建设,全面传承孝道和感恩文化。 让"孝墙"说话,使学生进出校门、教室都沐浴在孝道和感恩文化之中。

  (三)构建活动序列,增强教育效果。以"孝"为平台,在班级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孝道和感恩教育活动。

  在中国历代教育中,儒家历来视孝与感恩视为“人伦之公理”,将它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与感恩和“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与感恩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成为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成为校园文化的主题,以成就奠基幸福人生!


(责任编辑:符文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和学校的重要影响,作者:让教育引领时代潮流,来源:百家号 ,来源地址:)

上一篇: 弘扬孝道的必要性

下一篇: 弘扬中华孝道,展示文化自信 ——热烈祝贺河南省第二届孝贤之星暨2020年十大孝贤家庭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