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引发观众广泛讨论,收获众多好评。节目通过实地寻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形式,讲述简牍诞生、发现、研究、传承的传奇故事,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探寻中华文脉的奥秘。
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简牍是中华先民主要的书写载体,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脉络中,简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过30万枚简牍。透过写在竹片木板上的文字,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跨越千年、跃然眼前。这些珍贵的考古文物与传世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为我们追文明之根、溯文化之源提供了直观且可靠的线索。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巨大的文化价值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让简牍“开口说话”,成为沟通大众与历史文化的桥梁,是摆在简牍研究者、保护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甘肃是我国的“汉简之乡”,自20世纪以来,共出土了6万多枚简牍,其中汉简居多,尤以悬泉汉简的发现为高潮和巅峰。近年来,甘肃在持续加强简牍整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简牍资源的活化利用。去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千余枚简牍首次亮相,依托丰富的展陈手段,为观众勾勒历史场景的细节肌理。通过更多融合创新的方式,激发简牍资源的全新生命力,推动简牍学这门书斋绝学走向大众显学,才能让简牍承载的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不同于其他观赏价值较高的文物,简牍往往内容晦涩难懂,也因此成为冷门绝学。而事实上,比起鸿篇巨制,简牍更像是历史的注脚,勾勒着具体而精微的古代生活。《简牍探中华》第六期节目聚焦悬泉汉简,在还原古丝路场景时,选取了悬泉置啬夫“弘”为主人公,用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的视角,深情回望“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灿烂时代。啬夫“弘”是2000多年前丝路古道上的一名小吏,留存有汉简记录70多条。作为丝路上重要驿站的负责人,他曾经历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接触了很多重要历史人物,他的故事也为我们了解历史、观察历史提供了一扇微观窗口。像啬夫“弘”这样在历史上默默无闻、在简牍中栩栩如生的普通人,无疑是更能激发大众情感共鸣的。以更深入的挖掘、更鲜活的表达,让有温度的小人物从简牍的字里行间“活”起来,也就能更生动地讲好简牍里的中国故事。
文物的意义,既在于让今人认识中华文明走过的路,更在于揭示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与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阐释文物与文明、与时代之间的促进关系,在与历史对话的同时与时代共振。悬泉汉简是见证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史料。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史书中不乏关于中原和西域交流的记载,但一直没有关于驿站的考古发现。悬泉置遗址的发现和悬泉汉简的出土,作为两汉丝路上的史实档案和原始记录,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终于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貌。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以简牍文物为引,生动讲述释读中华文明繁荣兴盛、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创新性的阐释和表达中,昔日冷门的简牍学如今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简牍、了解简牍、爱上简牍。破译好简牍蕴藏的中华文明密码,充分利用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一定能够让简牍文物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彩。 (朱建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探寻简牍里的中华文明,作者:朱建军,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14/7fe8b7de6b8246f1a5ae973a9526d005/c.html)
------主办------
汤阴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