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称在监测中发现1例重点关注变异毒株。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1月份以来,国内新冠疫情流行趋势回落,目前处于低流行期。居民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旅游、餐饮、影院等行业生意火爆,街面上不戴口罩的人也逐渐增多,人们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度似乎在逐渐淡化。
骤然引发关注的毒株究竟是什么,为何是重点关注呢?
据悉,该变异毒株为XBB.1.5,属于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它具有“高传播”和“高免疫逃脱”的特点,也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不过症状方面的严重度并没有增加的报道。该亚型变异株是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发现,之后迅速传播,很快成为新加坡等国家的主要流行株。据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这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起的。
变异毒株之所以被重点关注,是因为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在全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可能有扩大的趋势。尽管,XBB.1.5的传染性更强,它也只是被重点关注的变异毒株之一。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就达到14例,其中包括,1例XBB.1,1例XBB.1.5,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所以, XBB.1.5仅为本监测周期内新增的重点关注变异毒株,目前尚未有数据显示该变异株在国内呈现传播趋势。
其实更多人关注它,是担心会引发第二轮感染,会是如此吗?
疾病监测数据会提示风险发生的可能,重点关注不意味着一定发生更大的风险。通过疫苗注射或感染会获得一定的免疫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保护效果会逐渐的下降。如果遇到传染性或免疫逃逸增强的毒株,理论上确实有再感染的风险。但是否出现社会层面较大规模流行,取决于变异株的传染性、致病性和人群易感性的综合影响,三者缺一不可。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传染性和免疫逃逸性具有增强的趋势,这确实给免疫系统及人群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主动避免发生大规模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降低人群的易感性。国内有专家表示,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的新冠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社会性的免疫屏障,易感人群数量已不足全人口的10%。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并不太可能出现新的大流行。
监测数据也显示,当前国内新冠流行的优势毒株仍以BA.5.2和BF.7为主,尚未监测到其他优势变异株,也没有发现新的能够突破免疫屏障的变异株。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数据显示,2023年1月23日以来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2023年2月13日为12.8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5.5%。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国内目前未出现第二轮感染的情况。
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对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的监测和对变异毒株的监测始终在开展,相关机构也定期将监测的结果公布。对于公众而言,关键还是要摆正心态、不恐慌、不忽视,坚持做好自我防护。按流程接种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仍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国内发现1例重点关注变异毒株,第二轮疫情要悄悄开始了?,作者:张 宇,来源:科学辟谣平台,来源地址: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type=2&id=7026182557527166976)
上一篇: 牙膏很“怕”水?蘸水使用就没效果了?
下一篇: 指甲盖上起竖纹、白斑是“死亡信号”?
------主办------
汤阴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