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能调节植物淀粉合成

2015-06-15 |浏览:702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中国食品追溯讯 日本神户大学2月26日发表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调节植物淀粉合成的基因。这一成果将有助于通过改良品种,让作物产生更多淀粉,从而提高收获量。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已成为社会问题,而对植物来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必要原料。此前研究显示,在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条件下培养的农作物,淀粉合成更多,农作物生长更旺盛,收获量也会增加。但是,植物如何在基因层面适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淀粉的合成能力又是如何受到调节的则一直不清楚。

  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助教深山浩率领的小组在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的条件下培育植物,然后详细分析了植物体内的各种基因,发现有一种基因在二氧化碳浓度越高的情况下越活跃,他们将其命名为“二氧化碳响应CCT结构域基因(CRCT基因)”,并详细调查了其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基因操作降低水稻体内CRCT基因的功能,则水稻茎中积累的淀粉量降至正常水平五分之一以下,而加强这种基因的功能,水稻茎中的淀粉量急剧增加,达到正常水平的三至四倍,几乎达到了马铃薯的水平。因此证实,CRCT基因发挥了“主开关”功能,负责调节与合成淀粉有关的基因。

  由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能更多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物。例如,水稻收获时秸秆本来是无用的部位,如能增强水稻茎中CRCT基因的功能,使水稻茎大量积累淀粉,就有可能成为制造生物乙醇的原料。

  深山浩指出:“很多植物都拥有CRCT基因,这种基因应该能应用到其他作物的品种改良上。”研究人员计划今后通过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改善作物生产效率,并开发出新型农作物。

  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植物生理学》上。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日本研究发现能使米粒变大的基因 有望促进水稻增产

下一篇: 研究称多吃红肉可能增加恶化肠道环境细菌

------主办------

汤阴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