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从“拼爹娃”到“拼娃爹”瞥见孩子教育的走向

2016-03-21 |浏览:479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最近,一篇题为《北京的无奈:海淀区拼娃是怎么拼的》的文章在各个家长群和朋友圈中刷屏,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篇文章最早应该是发在网络论坛的帖子,是一名家长讲述自己7岁儿子在课外培训机构的学习经历,这个家长随之被冠以“海淀拼娃爹”的称号。那么“拼爹”和“拼娃”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联?
  作为一名教育记者,同时也是一个母亲,看过“海淀拼娃爹”的帖子之后,我的感受极其复杂。
  第一种感受是无奈。文章中列举的所有“惊悚”事实让人觉得,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其力量在与家长们“口耳相传”现实秘笈相遇时,还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时,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中报道的那些“不用择校”“减负乐学”的故事,在家长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哲学面前仿佛都成了传说。
  第二种感受是心疼。心疼那个被“拼”的娃。帖子中说:“我的儿子每周有3个教育机构的5次奥数课以及时不时的短期数学班,有3个教育机构的3次语文课,还有3个教育机构的5次英语课。除了这些,还有两次足球课、一次钢琴课、一次围棋课、一次国际象棋课,总共18次课,每次2~3小时。每周的二、五下午儿子都不上学,都是课外班,而一、三、四的下午放学后,也要上一次课;周六则是从早8点上到晚8点,周日上午也是课,而且每次课下来还有作业要写。”
  18次课,每次2~3小时,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每周在课外上课的时长有40个小时左右。一个小学生每周在学校大概有30节课(每节课是40分钟),大约20个小时,这个孩子在课外班的学习时间远远高于校内课堂学习时间。
  第三种感受是痛心。痛心家长在对待孩子的学业上那种“揣着明白装糊涂”。
  为什么这么说?
  那位家长在帖子中写出了自己的纠结:“报这样多的班,其实都是孩子试听之后强烈要求报名的,本来认为他会三分钟热度,自己学一阵子后就不愿意学了,总不能孩子想学父母不给学嘛!结果却是几个月下来到续报的时候,砍掉哪个班他都不干。”
  乍一看,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选择:不砍,孩子太累;砍了,不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哪个家长在走上“拼娃之路”的时候没有想到这条路会很累呢?这位家长真的纠结吗?当初又是谁带着孩子去试听的呢?可见,所谓的“两难选择”不过是个说辞罢了。孩子一旦“一个课外班也不想砍”,家长恐怕在“偷着乐”——这既暗合了家长内心的期待,同时也符合了社会上“尊重孩子”的主流教育理念,“皆大欢喜”。
  第四种感受是怜惜。怜惜那些“纵容”了父母的孩子。
  确实,很多孩子上的课外班都是他们同意并自己表示愿意上的。
  孩子点头了,就对了吗?就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吗?
  一位北大生物学的博士用生物思维点拨了我:如果把人看作生物的话,孩子们选择上课外班、选择承受应试压力、选择牺牲自己内心的需求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如果现在的教育生态就是他们的生存环境,那么他们会本能地发现这些选择是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得更好的条件,就会这样去选择。
  适者生存的法则在教育生态中虽然不血腥,但足够残酷。
  家长就由着孩子作出本能的选择吗?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难道不是适时的引导吗?
  如果,人的生命就到考上大学时终止,那么家长可以不去引导孩子,让他们用学习填满自己所有的时间,让生命在终止时达到巅峰。
  如果,教育就只是知识的传递,家长也可以不去引导孩子,让他们把尽可能多的知识装入自己的大脑中。
  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会否定上面的两个假设。
  那么就请您引导孩子,把他们的时间再拿出一些来分配给课堂之外的自由玩耍、率性阅读、探亲访友、游山玩水、愣神发呆……用以支撑大学之后的、更长一段时间的生命。
  我还有一个感受,这个感受比上面所有的感受都更强烈,也更有切肤之痛。这个感受是恐惧。因为我也是一名海淀家长,我还没有走上“拼娃”之路,我期待教育改革的成果,同时也担心自己有一天不得不去“拼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孩子教育的走向,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不要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回馈孩子爱的能力

下一篇: 儿童成人化装扮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

------主办------

汤阴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