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苏东坡为什么给农妇让路?

2012-06-01 |浏览:44126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一日,苏轼郊游,见众多农夫在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个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学士口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人,汝妇当道于我。”妇人一笑,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对?”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妇人于是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苏东坡听了,初觉较易,只是眼前景。然细一思量,发现是一个谐音对,“重泥”是“仲尼”的谐音,“子路”则是孔子的学生,一联中含有两个人名。大惊失色,半晌无言以对。两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总算苏东坡机敏过人,见此情景,突有所悟,赶忙对道:“两行伕子笑颜回。”“伕子”即“夫子”的谐音,是人们对孔子尊称,“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虽然对上了下联,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此等高人,我不能等闲视之而作此狂态。随即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全息网编辑,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古代诗人是如何描写“春”的?

下一篇: 语文趣事七则欣赏

专题

-----主办-----

妈妈读书会(河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