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泉州立冬习俗:补立冬

2013-11-05 |浏览:10246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农历立冬,泉州人俗称“补冬”。在这一天,每一个家庭都要增加营养补品。泉州俗语有讲,一年补趟趟,不值补立冬。意思就是,这一年无论你吃了多少有营养的补品,也不如这一天吃的来得补。

   根据泉州人传统,“补冬”是仅次于春节、元宵节的又一重大节日。认为在立冬时刻进补效果最佳,有“即使喝水也补”的说法。“补冬”的食物从猪、牛、羊、狗、兔、鸡、鸭、鹅、火鸡、鸽、鹌鹑等肉类,到鹧鸪、红膏蟳、鳖、鳗以及水鸭等山珍海味,采用煎、熬、煮、炖等烹饪方式补身子。

  买回鸡、鸭和牛、羊肉以后,该怎样才能做到真正进补呢?不少逛市场的主妇们建议,进补需要食补与药补相结合。她们介绍,常与食物相配伍的中药有当归、阿胶、熟地、首乌、红枣、元肉、枸杞子等。鸡、鸭加入中药“四物”合炖,可以增加香味和营养。也有很多人选择把西洋参或高丽参切片,包在鸡、鸭肫或猪肚之中缝好合炖,小孩子吃了长身体。

  据“老泉州”讲,泉州人的“补冬”习俗,并不只是从吃上补,也有提议在起居方面进行调养,在寒冷的冬季,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余汝阳,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青岛立冬习俗吃饺子

下一篇: 立冬习俗,独缺四川

专题

-----主办-----

妈妈读书会(河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