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背债的“非遗”传承人(三)

2015-09-02 |浏览:2656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彭嘉志

  
  培育观众的“传承人”
  面对濒危的“非遗”技艺,不止一位传承人说过想要“放弃”。

  彭嘉志也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他告诉记者,三年前开始到现在,他几乎每天都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放弃。

  彭嘉志,2014年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语讲古’代表性继承人”。他的师傅颜志图,如今是“粤语讲古”的唯一传承人,也被人们称为“广州最后一个讲古佬”。

  “现在仍然处于‘熬’的阶段。”彭嘉志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糊口”。8月8日中午,越秀区博物馆。彭嘉志刚刚讲了近三个小时的“粤语说书”,贪凉地躲进博物馆的办公室。一上午,他一直在博物馆的室外免费对游客们说书。

  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团队一共有四五个人,每个月要开支两万多元,每次到各个地方免费说书的补贴,都要一笔笔省下来以作开支使用。“一年下来,几乎每个月都在‘想办法’。”

  “现在主要是在培育观众的‘传承人’。”彭嘉志说,现在向人们说书,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在人们的思想上种下“种子”,让他们能够对说书感兴趣。至于培育“粤语讲古”的说书人,他坦诚,由于根本赚不到钱,所以自然就没人去继承了。

  他告诉记者,在过去,讲古的说书人都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通常是落榜的读书人,很受人尊敬,称为“说书先生”,但是,现在却被人称为“讲古佬”,地位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在一些老辈的师傅,听到这个称呼还是会生气。”

  重新包装“重焕青春”

  “人要脸,树要皮。”彭嘉志说,每当别人问起“你在什么单位工作?”作为说书人的他,竟也无言以对。

  他介绍说,在1949年之前,说书人都是以“游走”的形式,在市井的街边,或在广场,或在珠江边,自己搭建一个草庐,然后在其中说书。1949年建国后,政府的文化部门“收编”了这些说书人,集体统筹安排在市一宫、市二宫等场地说书。

  “那时基本上一个月能够说20场,收入按现在来计算应该有一两万元。”他说,那时的说书人还算是“白领”阶层,而且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说书人便不那么受到尊重了。曾经的“先生”也变成了“佬”。
 

  “我师傅的愿望,就是能够重新成立说书学会,让说书人能够有个依靠的‘码头’。”彭嘉志说,今年,在诸多准备之后,终于成立了“广州市越秀区粤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尽管不是“学会”,也没有成为“协会”,但无论怎样不足,还是让说书人算是有了自己的“码头”。

  当别人再问起“在什么单位”时,说书人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传统的话本大多创意不够,没有个性。”彭嘉志说,所以他计划重新创作有个性的新话本。此外,对于说书和说书人的“包装”,也成为他计划令说书“重焕青春”的重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背债的“非遗”传承人:每天都有一瞬间,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背债的“非遗”传承人(二)

下一篇: 历史的印记——故宫

专题

-----主办-----

妈妈读书会(河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