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何不食肉糜的出处和由来【中考必备历史故事素材】

2016-08-27 |浏览:70160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何不食肉糜出自《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素材解析: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素材点评:
对事物不能全面认知,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擅加评论或妄自给出建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环卫工书店看书成网红【图片素材+原创点评】

下一篇: 【伙呆】这个小学生用彩色连环画写暑假日记作文

专题

-----主办-----

妈妈读书会(河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