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木刻画吗?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今天我们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木刻水印,是中国汉族特有的复制工艺。专门用来复制水墨画、彩墨画和绢画等手迹艺术品。印刷的成品,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达到乱真的效果,被誉为"再创造的艺术"。
勾描是木刻水印的基础。拿到原稿后,首先根据色彩的繁简,层次的浓淡虚实,画家的风格及艺术特点,画面大小等确定分成多少块印版。然后用透明的胶纸复在原作上,把画面上的点、线、色块、文字等如实地勾描下来。再用半透明的薄纸蒙在勾好的胶纸上,按照不同的层次、颜色用毛笔细致地描绘成一张张的底稿。
将勾描好的底稿,分别粘在木底板上,版材一般选用梨木、黄杨或枣木等硬木,表面要刨得平整、光滑、待干固后进行雕刻。雕刻时,需要领会原画的风格、笔法,注意起笔落笔,使刀下生辉。
将刻好的印版固定在印案上,一块块地依次套印。印刷时,用棕印或毛笔,蘸上中国画使用的水粉颜料,运用绘画的技巧,刷涂在印版表面,把纸复在版面上,加压后即可。印刷用的纸张是宣纸或绢等。
装裱是木刻水印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裱的方法是:把印好的画用宣纸或绫、绢、织锦等按一定的工艺要求裱糊起来。形成立轴、横披、册页等形式,再用精帛的外套或锦盒包装起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