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笔画连写的书体,过去草诀歌中曾用“删繁就简笔带连”来概括它的特点。草书概念,从广义上讲,无论何种书体,凡书写随意草率的,均可称之为草书。宋代张栻在《南轩集》中指出“草书不必现代有之,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写的不谨,便成草书。”汉字字体发展,大体趋势是在追求书写便捷的前提下,由繁趋简,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趋于符号化。因此,可以讲,任何一种可视为楷模的定型书体的产生,都有一个“草化”阶段。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中指出,“广义的草书先于广义的正书。”因为创造汉字非一人之力,像文学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一样,汉字是广大民众的创造,形式是草率急就得,规整的字体,是文字为统治者垄断后产生的,都是在郑重场合下使用,而平常使用的是草率急就的字体,如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楷。草书从狭义上讲,是指作为五体书法之一的草体而言。草书在不同发展阶段,面目各有不同,故又分为章草、今草两大类。今草又有小草和大草之别。小草结体、用线、章法趋于谨严,大草结体、用线、章法则狂放不羁,故又称狂草。小草至西晋已完全成熟,大草至唐代达到鼎盛。今草的发展又分为今草前期(东汉至隋,以东汉张芝和两晋“二王”为代表)和今草后期(唐至今,以唐张旭、怀素和当代毛泽东为代表)去把握。我们研究的草书是指狭义的草书。
最早的草书是从隶书中发展而来,称之为章草。关于章草创于何时,历史上说法不一。大多数认为始于秦末汉初,秦代隶书与小篆同时并存,后秦隶取代小篆后,至西汉前期仍在通行,并已逐渐由秦隶向汉隶演化。章草就是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章草或称隶草,最初在民众之间和非郑重场合下使用,还不被官方重视,到西汉前期逐渐扩大使用范围后,被皇家引进,成了处理公事的“急就”字体。故汉许慎《说文序》中讲,“汉兴有草书。”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也提出“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氏。”许慎和卫恒所说的草书,即指章草。现在可看到的最早章草,传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的《急就章》,照此向前推,章草的草创阶段,应为西汉之前的秦末。东汉赵壹在《非草书》中讲,“草书之兴,起自秦末。”因此,西汉元帝时的史游可作为整理这一书体,做出贡献最大的书家之一,而非章草的唯一创始人。
至如“章草”名称来源,众说不一,章草是隶书之捷,书写方便,速度快,但简而不乱,草而有矩,线条笔画趋于简便凝练,干净利落,便于赴急使用,又较规整典雅,用作书写奏章亦不失体统,所以唐张怀瓘认为用于“章奏”。史载即有汉章帝下令用草书奏事之说可证。因为“章奏”所名为章草有其道理。
章草因是“隶书之捷”(张怀瓘语),趋于简便凝练,干净利落,故线条是纵笔画增长,横笔画缩短,起笔多取顺势,点画微呈左右和上挑笔势,而向下笔势则明显减少,这与今草恰恰相反。
章草结体特别强调横画、平捺、斜捺三种主要线条的表现,凡横画都向右方向斜挑,向右上方倾斜;平捺,多向右上方旋绕,如“乙”字下部上钩;凡右斜捺皆凝重而长异常醒目,带动整个字型既险峻而又灵活。章草在单体组合中,线条彼此之间,已有细如牵丝,圆如转环的萦带关系。章草中已初具今草中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连绵运笔。章草用笔书写时往往率意而作,顺笔而下,结体造型,基本改变了隶书以横画见长的特点,在保留笔画平直、结体平正的前提下。字形灵活多变,大小不同,线条或长或短,因势利导,故章草章法既因势整饬,又美观典雅,别有妙趣,它是隶书之捷,是社会发展提高书写速度与时俱进的书体创新。章草既有隶书古朴的意态,又有今草灵动的特点,它介于隶书和今草之间,清晰的显示了它的起源和当时今草的发展趋势。但章草也存在不足,因“字字独立,一字万同”不相连属,因此写章草不能像今草狂放不羁,不能尽情恣肆。写章草要笔画平直,含有隶意,章草中有些字和行书相似,有些字又和草书差不多,还有极少数字和楷书一样。由于是隶书的草写,笔顺,结构均从隶书中演化而来,虽是草书,实则它是介于隶书和今草两字体之间的一种草。
章草产生于楷书、行书之前,它始于秦末汉初,发展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西汉有史游,东汉有崔瑗、杜度、张芝等。史游章草《急就章》结体简便凝练,规整古朴,用笔精到,遒劲十足,结体中已显示出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连绵运笔法,是学练章草的好范本。传为东汉张芝的《秋凉平善帖》,字形灵活多变,大小不拘,其法古雅,风格独具,帖中有些字已和今草相似,有萦带使转的特点。三国中吴国的皇象也善章草,传有“急就章”以楷与章草两种书体书之,结体平整、凝练、典雅。晋代索靖写有《月议帖》结体多变,字形既险峻而又灵活。上述章草对后世草书的发展有着割不断的关系,故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大凡草书,先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结体平整,下笔有源。”其说有其道理。晋以后今草大兴,而写章草的越来越少,这是因为章草字字独立,一字万同的不足所致。唐宋擅长章草的人几乎没有。到元代书坛领军人物赵孟頫带头写章草,随后,邓文原、鲜于枢、康里子山、方从义、俞和等接踵承继,形成一时风气。明初有宋克等,宋克虽受赵孟頫影响,但已采取章草今写的表现手法,章草中有行书味道,笔势线条较挺拔有力。而清代以章草名世的书家几乎没有。由上可以看出,章草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隶书之捷,是与时俱进的必然,因是官方为提高书写速度,为提高工作效率急就的书体,在那个年代,写章草的书家多,政府时出诏令、报告不失典雅。它的产生和盛行为后期今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练章草,对提高隶书和今草的书写水平会有帮助。
今草由章草演化而来,今草前期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加快行笔,增多圆环,钩连盘纡,偏旁相互假借而成。
唐张怀瓘《书断》中讲,“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连茄,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奇形离合,数意兼包。”清刘熙载《艺概》中说:“正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这些观点都阐明了章草与今草的不同体势和风格特点,但多指今草而言。
谁是今草的创立者?一般都认为东汉张芝对今草创立有极大贡献。
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东汉末,桓帝、灵帝、献帝之间的大书法家。(生于何年不详,卒于192年或193年)。张芝学书极为刻苦。《四体书势》说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人张彦远说:“张芝学崔(瑗)杜(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怀素在《自叙帖》中讲,“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东汉杜度未见传世作品,崔瑗(生卒年不详),字子玉,为东汉车骑将军,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是汉末与张芝同时期的书法家,擅写章草和今草,传世作品有《贤女帖》,其作品有断有连,整篇作品一气呵成,结体平稳,精神照人,此帖中今草的章法布局给历代书家以启示,如晋代王献之曾赞美他的草字是“工类伯英”。到底崔瑗的字是工类伯英,还是张芝学崔瑗?有的讲张芝其书师承“章草”之草法而弃其隶笔,自创一笔飞白草,系“今草”之创始人,时称“草圣”。
到底谁为今草的创始人,是崔瑗工类伯英,还是张芝学崔瑗、杜度,这实际已不重要,因历史的原因,已不好考究,实际他们都为今草的创立做出了较大贡献。论贡献,历史上较多书家认为张芝对今草的创立有极大贡献,在宋《淳化阁帖》中,收张芝五帖,除《秋凉平善帖》为章草外,其余《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二月八日帖》均为今草。
张芝《冠军帖》又称《知汝帖》,该帖是张芝写他自创的草书体“今草”代表作。“笔飞墨舞,龙骧豹变”,一气呵成,是一笔构成的草书,淋漓尽致,精神照人。其草书的体势,可谓一个字的屹立部位,都险象丛生,而太多带有险笔的,又妙在险中扣稳,使字的屹立、平衡有静有动,玲珑美女之姿,真是神乎其技,难怪后人称张芝为“草圣”。
张芝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谓一笔书。由东汉经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迄于隋、唐,近五六百年间,张芝在书法史上,一直享有极崇高的地位,向被尊为今草的开山鼻祖,三国魏韦涎称他“超前绝后,独步无双。”
前朝今草,从东汉张芝发展至东晋“二王”时代,已进入完全成熟阶段。王羲之得力于张芝、钟繇,而能增减古法,变汉魏朴质的书风而创秀美流利的今体。王羲之《十七帖》为小草的典型,是学小草的好范本。
王献之初学其父,后法张芝,尤继张芝狂放特点,改变字体,别创新法,创立了一种绝然有异于其父的新体,时称“破体”。如《鸭头丸帖》,其书二行十五字,是流传有绪的王献之优秀作品,该帖笔法灵动,书风流美,韵味酣足。
另王献之《中秋帖》,明清期间被认为是王献之的书法名作,字结体线条古掘肥厚自然生动,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为清乾隆皇帝三希堂内的《三希》之一。
由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中可看出作者强调自我个性的抒发,南朝各代及唐宋以来,狂草书大都受其影响,由上可以看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