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一十七】
徐玉诺的小说创作,也颇有成绩,早在1921年初,他就是以小说《良心》卷入五四文学革命浪潮的,此后他陆续发表20余篇小说,鲁迅曾有意将其结集出版,将此意托北京《晨报》孙伏园向徐玉诺转达,徐未作出回应。此事也就作罢。作罢也就作罢。叶绍钧曾在万言评论《玉诺的诗》中说:“他不以作诗当一回事,像猎人搜寻野兽一样,当感觉强烈、情绪兴奋的时候,他不期然地写了。”他也没把出小说集当一回事,他不把名当一回事,他对世俗甚少考量,他是自然之子。他是自然之子,这从我耳闻目睹的他的各种生活细节,可以充分看出。
上世纪20年代,徐玉诺在吉林教书时,当时还是文学青年的萧军曾专程拜访向他求教,后来不知他的踪迹,曾写信向鲁迅寻问,鲁迅复信说也不知徐在哪里。茅盾于30年代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收入徐玉诺的《一只破鞋》和《祖父的故事》,在序言中,茅盾除称赞徐玉诺的才能外,也感叹道,不知他是否尚在人间?徐玉诺这颗闪亮的星辰从五四文学灿烂星空中消失了。消失了也就消失了,他自己也并没有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