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三十四】

2025-05-05 |浏览:1534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三十四】


         在这个广袤地范围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而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缥缈成一缕缕云烟;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寨美丽的吊脚楼,则被空灵成仙宫了。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在袅袅炊烟的山寨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流泉飞瀑的碧水中,有瑶女壮妹身背竹篓,款款而行;有红瑶素女梳洗长发,玩水嬉戏。每家房门处都或挂或铺晒着红辣椒,那艳艳的红在灼灼的秋日映照下,欲将游人的心点燃。

途中一壮族阿婆一路跟着,让我们去她家吃午饭。我说等中午从山顶观景台下来再吃。可阿婆非让我先点了菜不可,说做竹筒饭炖土鸡都要做好长时间,下得山来刚好吃饭。一路盘旋而上,发现壮寨家家在门口做竹筒饭,下面的火旺旺的,上面是一排竹筒烧得黑黑的。当时就有一阿婆说用竹筒煮饭的过程是这样的:砍下当年生长的嫩楠竹或者嫩大头竹的一节半(约二尺长),在节巴处捅穿一拇指般粗大的圆孔、清除其内的碎片、将特产的香粳糯米或早糯装入筒内、加进适量的山泉水,用木塞塞好竹筒口。然后在坡地上挖一个深约六七寸的椭圆形小坑、将竹筒斜放在坑内、埋上一层薄薄的泥土(只埋盛有米和水的那一头,将另一头外露),再将柴火堆在上面燃烧。当烧至竹筒口不断往外冒气的时候,表明竹筒内的水已经煮沸,这时应转动一下筒口,让炭火继续把另一面烧烤。如此慢慢地烤至竹筒的外表焦黑、筒口不再冒气为止,待稍晾凉后把竹筒破开就可以食用了。

一个竹筒饭十五元,我只吃了半筒就饱了,量很大 。 用竹筒来煮制的竹筒饭比用铁锅煮的米饭要美味得多。它既有嫩竹的清香、又略带烧烤的焦香,香气十分诱人,而且阿婆说一般存放三五天味道都不会变。如果再加进山鸡、鹧鸪、斑鸠一类的野味合煮,那味道就更不一般了。吃饭时阿婆又去下山接客人了,留着她的儿子招呼我们,阿婆的儿子是这个壮寨惟一的医生,在山腰转角处开了家门诊,听说我头疼,很快进屋里拿了药片给我,给钱也不肯收,见我累了,还请我去楼上客房休息,说不收费。我没好意思太多地打搅他们。

饭后休憩间,我仔细打量了这不见一块砖瓦的吊脚楼,木楼分三层,最上面一层存粮,中间一层住人,下面一层圈牲畜。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吃饭招待客人,木墙壁边上有一小木桌子,桌子上面安放了一台电脑,上方一小纸条,写着:每小时五元。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年轻的壮寨医生说得一口流利汉语,长得和我们汉人很像,好客健谈,从他的谈话里得知,平安村目前有 170 户人家,人口 700 多人,都是壮族,人人都姓廖, 是个大家族,族长是他家的叔公,今年九十八岁了,每日上下山一点也不气喘,族中大小事都听老叔公的,他很有权威。如果族中有户人家参与开发盘山公路的,年底每户还可以分到一千多元建设费。没参与的人一分也没有。年轻的医生也参与了,他现在每天都用摩托车山上山下帮别人治病,别的村子路太崎岖还得步行,家里这个饭店兼旅馆由阿婆打理,他还和我谈起了他儿子的教育问题,目前山上只有一家幼儿园,山下的村子里才有小学,条件也不好。如果想去桂林读书唯有住校,一学年得花销一万元左右,神情间很是无奈。而此时他才三岁的儿子正在到处都是木制的房子里嬉闹自乐,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壮语,灵气逼人很是可爱。

挥手告别热情淳朴的医生,一路下山,一路回望梯田,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里,横向伸延五六里。那起伏的、高耸入云的山,蜿蜒的一级一级登上蓝天。梯田,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每个看见这一景色的游客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撼,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一种被大自然的雄奇以及人的伟力所引起的震撼。

远远望去,一条条田埂舒眉展袖,层次分明,优美的曲线汇入生命的色彩,导游说随着季节的更替龙脊会变幻无穷,这四季变化的景色,潇洒柔畅,秀美飘逸,气势磅礴,呈现出不同的神韵和情致。想象春至,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的美景,现在时至秋日,佳禾吐金,黄波荡漾,似排排金浪从天而泻。而我走后的金秋收获季节,将会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的玉宇。应该是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吧?隆冬,则又是怎样一幅瑞雪飘飘,银妆素裹,如环环白玉砌云端的磅礴画卷呢?!

山是龙的脊,田是登天的梯。谁在天梯上?瑶池可会仙。龙脊梯田,一组大地的乐章,一部空前绝后的田园诗,从此将在我的生命里反复咏唱!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三十三】

下一篇: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三十五】

文学欣赏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