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郭进拴|鲁慕迅传【二十二】

2025-05-16 |浏览:193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郭进拴|鲁慕迅传【二十二】


郭进拴:《鲁慕迅传》之《自在庵清茶谈艺》

【长篇连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曾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受到表彰奖励的“人民美术家"鲁慕迅先生,从2006年开始,不顾高龄,每年都回故乡汝州讲学。 
      他的学生回忆说,2006年,鲁慕迅踏着当年北方的第一场瑞雪回到他的故乡汝州市,躲在远离市嚣的自在庵内,和家乡的美术家及美术爱好者举办了一场为期10天的别开生面的“清茶谈艺”活动。这是名副其实的“清茶谈艺”:其谈艺的主角鲁慕迅先生不收半文报酬,不惊动官方;不接受宴请,不接受媒体采访报道,关起门来清茶一杯谈艺论道,敞开心肺真情一片言传身教,不搞花样形式,唯图受到实效。此举被文友传诸社会,有业内的大家圣手连声否定“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然而,他们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却被鲁老变成了千真万确的事实!鲁老说:"作为一个人民的艺术家,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应身体力行带头改变当前学术活动中的不良风气。"“清茶谈艺”让我反想到当前艺术活动中的一些弊端:君不见,大小书画展都得动动“剪”,是个研讨会都得“喇叭”吹;开个沙龙谈谈艺,十个文友九个醉;“艺术大家”来采风,地方官员鞍前行;麦克风前讲一通,大把票子搂袋中,入山写写生,也得上上镜;不管是“星”不是“星”,接了“红包”我就捧……此风不刹,我们的艺术就很难进步,此弊不除,我们的艺术家们就担当不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清茶谈艺”不仅是文艺界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作风的具体体现,而且也道出了一些正直文人淡薄名利、敢于叫板当前学术活动中的不正之风的品质和风骨,进而也把近年来一度误入吃吃喝喝、吹吹拍拍、玩花架子、做官样文章、雷声大雨点稀的学术活动从歧途中拉了回来,还艺术活动清茶论道、、切磋技艺、互相批评、百家争鸣、共同提高、求真务实的清明之风。真正的艺术来不得半点的矫柔造作、吹拍张扬和巧夺豪取,只有脚踏实地、坚韧劳动、孜孜以求、默默进取、无私献身,才能得到艺术的真谛。
     
       倡导“清茶谈艺”不仅需要勇气和胆量,而且还需要付出和牺牲。在艺术商品化,万艺钱独尊的环境下,不计酬报讲艺,首先要战胜世俗的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同时自己要率先奉献。敢于抨击时弊并率先从自身做起,弘扬清廉之风者,此乃真正的的大家风范!我们呼唤越来越多的“清茶谈艺”回归到日常的艺术活动中来,还艺术活动以本来的面目:尊重艺术规律,改革学术陋习,转变艺术作风,做真人,出真品,此乃艺术界之幸矣!
  
       2012年5月13日上午,汝州籍著名书画家鲁慕迅先生从广东深圳赶回家乡,为重建自在庵揭碑。

 自在庵修建于明代,原为风穴寺退院方丈静修之所,后屡遭战火毁弃。2002年,杜志强出资重建自在庵。经过10年的修建,已建成山门牌楼、如意桥、自在楼、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名人碑刻林等建筑,成为文人雅士聚居的胜地。2006年12月,心系家乡文化事业的鲁慕迅先生在此义务为美术爱好者举办了一场为期10天的美术讲习。鲁老谦称此次讲习为“清茶谈艺”,此举被文艺界传为美谈。
      揭碑仪式前,85岁高龄的鲁慕迅先生再次向书画爱好者传授了艺术之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鲁慕迅传【二十一】

下一篇: 郭进拴|鲁慕迅传【二十三】

文学欣赏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