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四十七】

2025-08-11 |浏览:5527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四十七】


郭进拴:郭旭峰和他的《此时此地》 


       认识郭旭峰,是在去年10月在鲁山县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上。郭旭峰是我的一家子,也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他前几天托他在平顶山市委上班的妹妹给我稍来了一部印制精美的散文集《此时此地》,读后深受启发,现将我的几点读书体会写在下边,以就教于旭峰和读者诸君。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象征文明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拆散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成了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梦。因此,在作家们的笔下,乡土、乡情总是千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在我们平顶山市的文学创作群体中,旭峰无疑是一个执着的寻梦人。

旭峰是一个在乡村泥土中长大,从家乡那弯弯的小路中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在他的散文中总在飘逸着一种寻根意识,寻找着自己的生命之根。数十年过去了,但他终归还是属于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的。那里是他的生命之源,那里有他的根。“我对村庄热衷且痴迷,常常一个人安静地去乡下,驻足在黝黑的老房子前凝视,抚摸一棵千年老槐,古井倒咉出我虔诚的脸,尤其是那些老人,我从他们的皱纹里打捞岁月的静藏,深深地陶醉”。(《怀念乡土》)数十年生命就象一叶离港的小舟,飘泊在历史的长河,虽然有时两岸青枝绿叶,一帆风顺,有时也连遭夜雨,浪遏孤舟。小舟渐行渐远渐渐力衷,渐有一种苍然的回顾与厚重的警醒,对港湾的思念愈来愈浓。终于一个转身,辨清了来时之路,一路顺风返航。

郭旭峰属于生养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散文也是那黄土浇灌的土地上传来的乡村牧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他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回首那过去难忘的真情岁月,为了唱出自己心中多年的歌,他要让一份真情熔铸其中,让读者着实从中领略和真切地感受到这喧嚣的尘世生活里,这芜杂的色界世俗中那些日渐为人们所淡视的最有价值观的人生情味:乡情、亲情、友情,还有一种从容处世,淡泊名利,和缓自然,悠然见性的心情。

郭旭峰,笔名城边林,1972年生于郏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郏县供电公司。近年来,郭旭峰在《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河南日报》《河南青年报》《散文选刊》《奔流》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一百多万字。《此时此地》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一百篇散文随笔,分“禅意村庄”、“风过郏县”、“亲情火车”和“岁月有声”四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四十六】

下一篇: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四十八】

文学欣赏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