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七十二】

2025-08-16 |浏览:2081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七十二】


         金其炳之后,马塘又涌现出金芝堂、张国森、相来鑫、金水清等一代唱书艺人。 张国森创造了〔哀哀调〕,成为落地唱书南派的代表人物。金芝堂则创造了起着决定作用的〔呤序调〕,并把“沿门唱书”提升为具有独特艺术内涵的“走台书”。 金芝堂和师兄弟们的这些改变和积累,为“落地唱书”日后最终由曲艺蜕变成为戏曲--越剧,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坐落于剡溪之畔的越剧小镇,依托嵊州境内万年小黄山、千年唐诗路留下的文化积淀,以及秀美壮阔的自然风光而建。小镇的远景规划,是在保持天然山水田园风貌的基础上,打造集戏剧、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生态园区,以越剧为核心,以包含戏曲、话剧、舞蹈、曲艺、音乐剧等在内的常态演出为支撑,以三大剧场、戏剧工坊、艺术教育、非遗体验馆、工匠艺术村落等为板块,吸引全球艺术家与观众到此聚集。

     其中,旨在恢复国人传统观剧习惯、传承民族审美与演剧意义而兴建的古戏楼,雕梁画栋古香古色,是被统称为戏剧工坊的十余个中小型戏剧场的核心。未来,在越剧、梨园戏等非遗剧种之外,全国亟待保护与拯救的剧种比如新昌调腔、宁海平调等,也会在这里轮番亮相。

     开园后,越剧小镇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建构,初见成效。由竺小招、茅威涛等越剧名家组成的超强演员阵容,复现了越剧史上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山河恋》“送信”篇章;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越剧院等十家顶尖越剧院团联袂回归,演出了经典越剧《柳毅传书》《梁祝》《追鱼》等折子戏。走上吊桥,远眺越剧演员顺水泛舟,近百年前越剧女子沿着剡溪乘坐乌篷船来到上海,唱红十里洋场的历史似在眼前。此外,还有木偶、评弹、皮影、青瓷瓯乐、嵊州吹打、干漆夹苎等非遗文化的展示,以及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的表演团队奉上高空舞蹈、蔬菜乐队演奏等精彩节目。随处可见的艺术之美引人驻足,俯拾皆是的生活之美令人流连。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七十一】

下一篇: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七十三】

文学欣赏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