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零二】
爱晚亭地处岳麓山风景绝佳之地,被誉为中国古建四大名亭之一(其他有安徽醉翁亭、西湖湖心亭、北京陶然亭)享誉中外。正如林伯渠诗云:
到处枫林厌酒痕,
十分景色赛天荪。
千山洒满杜鹃血,
一缕难招帝子魂。
欲把神州回锦绣,
频将泪雨洗乾坤。
蓝成亦有关河感。
愁看江南老树村。
我们来到了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书院位于岳麓山东麓之清风峡口,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当时有讲堂五间,斋序五十三间。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巡抚赵尔巽奏请书院改制,更名湖南高等学堂,东、西两斋改新制,名称多有异动,但岳麓书院原址,一直是高等学府所在地。
岳麓书院为宋初著名的书院之一,为“四大书院”之首(另三大书院为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睢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书院”)。朱熹于绍兴五年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兼长岳麓书院,聘自己的门生黎贵臣主教书院以贯彻其学术主张,还特设额外学生,对一些远道前来岳麓书院“求师访友”但又无所棲泊的有志之士,给予与郡庠禀给的待遇。
岳麓书院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经湖南巡抚赵尔巽奏改新制,更名湖南高等学堂,直到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建立湖南大学,1949年9月接受军管,湖南大学又有扩大,下辖七个学院共25个系。经过湖南大学的艰苦努力,修复后的岳麓书院已于1986年10月5日正式开放供人游览参观。它总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3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左为文庙,右为百泉轩,大门、二门之间两侧为斋舍。
讲堂两旁有一联: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零一】
下一篇: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零三】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