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关上红楼,月光照得凄凉,窗外的树叶轻轻洒洒,如我思绪一般,难以抚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她本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他本是赤霞宫神瑛侍者,前世定情,今世相逢。“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玉和黛玉的初见,就万分欢喜。他们两小无猜,他们彼此猜忌,互相表白。“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他们情投意合,“你往哪去呢?”“我回家去。”“我跟了你去。”“我死了呢?” “你死了,我做和尚。”他们的爱热烈而纯粹,如此炽热纯洁,令人生羡。
黛玉生来便有才气,抬笔便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他看淡功名利禄,从不劝告宝玉好好读书;她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样的黛玉却落得个人尽灯灭的结局,心中不免哀伤。可叹呐,宝黛间的纯真爱情,终究被封建礼教所击垮。在家族的利益之前,美好的誓言只能化作一抹泡影。“奇缘终虚化”,到头来,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金玉良缘”终究赢了“木石前盟”。“宝玉,宝玉,你好......”才气卓绝,而又孤高自傲的黛玉,在迎娶宝钗的礼乐声里,焚诗烧帕,焚稿断情,把最后一滴泪水还给了宝玉,泪尽而逝。遗言的最后,究竟是什么话没说出来?我想,大概是黛玉对宝玉无情的叹息吧。可她哪知,当发现迎娶的人是宝钗后,宝玉一样心碎,一对鸳鸯就在这样的悲剧下,含泪分别,实在让人可叹可惜。
常会想,如若没有宝钗,没有所谓金玉良缘,我喜爱的男女主是否就会幸福一世,宝玉所念“木石前盟”是否就能实现,仔细想来,宝钗也不过只是封建礼教和家族利益的牺牲品。父亲早逝,哥哥薛蟠愚昧无知,她承担着家族发展的重任,迫不得已,选择与宝玉联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的才情不输黛玉半分;“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较以黛玉,她丰美的身姿更显韵味;她有情却又不敢表现,看见宝玉的伤,脱口而出:“我也心疼......”,却又为之脸红;她重心机又存真情,端庄大方却内心火热,嫁给一位心有所属的男儿,心里不止受了多少委屈,最后宝玉出家,她悲痛万分,却也只能咬牙坚持,扛起摇摇欲坠的贾府......只是可惜“金簪雪里埋”,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意难平,金陵十二钗或天人永隔,或远在他乡,亦或是独守空房...当初繁华热闹的大观园已化为云烟,到底是满纸荒唐言。红楼梦醒,大梦一场,随风起,等到风止,却只换来个人走茶凉。
读过红楼,遗憾于宝黛的爱情悲剧,哀叹于四大家族的衰亡,怔怔凝望着窗外零落的树叶,欲在镜花水月里,解出雪芹于红楼中的“味”,看到人生的无常,品味命运的无奈。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评论文章。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还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梦幻与哀愁的文学世界中。这篇作文无疑是一篇值得推荐和学习的佳作。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