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悠悠乡韵—《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2024-09-29 |浏览:11777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作者张欣源  15岁
奖项一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按下开关,老旧的电灯挣扎着亮了,发出暗淡的光。在数次闪烁后能够照亮,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是历经沧桑的房屋,一砖一瓦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几十年来的风霜雨雪无不在它的身上烙下印记。我缓缓将一把已经生锈的钥匙插进锁孔,推开大门,熟悉的气味扑面而来。八仙桌和长凳,一条长长的木制长台,一个老旧的时钟。眼前的一切,简单而直接地告诉我,这是我的老家。

  自从上了小学,我和父母便搬离了老家。坐上自家的车,和这个古朴的村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可能是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磨去了奕奕神采。若偶得闲暇,我便时常惦念起儿时自在的时光。

  我是一个喜欢大自然的孩子,喜欢在明朗的晴天搬来一张小板凳,在树下静静地欣赏属于自然的美丽画卷。明媚的阳光被树叶剪得细碎,照在葱绿的草丛中,像落下了一地的碎金子。

  我们村子的后面有一座山,在山上有我家种的杨梅树。在五六月份,我会和爷爷奶奶都会一起去采杨梅。小时候的我不会爬树,我很害怕从树上掉落下来,生怕摔断腿磕伤手。即便不能亲自上阵,我也会像大人那样,在脖子上挂上一个绳篮,有模有样的,学着将熟成紫红模样的杨梅采摘下来。我记得篮子的底下是要铺一层蕨类植物的。这种我早已忘却了名字的草,总会在杨梅树下生长。我总是过了好久才采得满打满算的一筐杨梅,可爷爷奶奶还不知道,因为我边吃边采。采下四五颗,却也只吃掉了一两颗,就这样在他们忙碌的身后偷偷地吃了好多杨梅。


袁梓航   10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在寒冷的冬天,我也总会回老家一次,那是做团子的时候。家门口会放一个很大很大的蒸笼,一个小烟囱不停地冒出白汽来。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只能做最简单的工作——在蒸好团子的笼屉上扇风,这是为了让团子变得不那么粘黏的,可能是让它的口感变得更好吧。每次的笼屉放在架在长凳上的长梯上时,我便赶忙从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中挣脱出来,赶忙跑到需要我的地方。等我再长大一点,我会在团子上点红了。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活,我自认为我是这方面的好手,我总是点得很快,而且很细致,从来不会少一个两个的,这让那时的我很自豪。再过了一年,我会烧火了,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往蒸笼炉子里面堆加木柴。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坐在炭火前取暖,真是一件美差事。然而,调皮的我却总会有许多鬼点子,趁大家不注意,溜进从明堂里的蛇皮袋里偷偷拿一个两个小山芋往炉子里面藏好,等上十几二十分钟,等到山芋皮都变成又黑又硬了,用钳子拿出来稍微凉一会儿,用刀切开,又软又糯又热乎的烘山芋漾出香甜的气味,令我两眼放光。我还记得去年冬天,那一次,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揉搓着面团,这需要很大的力气,我的小手还没有奶奶这么老练,不过面团仍被揉搓得又韧又软。我看见奶奶一脸喜悦,脸上分明现出了深深的笑纹,她骄傲地说:“马山团子有传承人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村上人都喜欢在家门口,坐着一把小板凳吃着晚饭,大家一边吃一边唠唠家常。望着火红的晚霞,笑着叙说着平日里的趣事。有时一个说该种芋头了,别的邻居恍然大悟,不过一天两天,整个村子上的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在田里挥起锄头来了。

  家乡的好,家乡的美,总是诉说不尽的。唯有一番思念滋味在心头。

  悠悠乡韵,在一点一滴回忆里滋长。向往,是故乡。


作文点评

     《悠悠乡韵》是一篇充满情感与回忆的优秀作文。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文章情感真挚、细节丰富、语言优美、主题鲜明,是一篇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在保持现有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注意结构安排、情感升华和细节筛选等方面的问题,将使文章更加完美。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慧芳)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雨声昭昭,绿影绰绰—《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下一篇: 红枫万里—《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