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赟安 10岁
奖项:一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读书征文
前些天,刚刚过完三岁生日的弟弟兴冲冲地和我说:“哥哥,我又长大了一岁喔,看我比你高了!”听着弟弟的童言,我忍不住调侃:“小不点,话还说不利索呢!”。玩笑之余,我突然在想,长大,如今已经四年级的我长大了吗?
百度词典告诉我,长大包含两种意思,一是指年龄增大,引申为身体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无疑,我已是少年;长大的第二层意思是指成熟,从这层意思讲,我似乎并未完全长大,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作者所说: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像此书副标题所写的那样,翻开书籍的那一刻起,我开始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由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撰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华盛顿邮报》对此书的评价:“这是一本震惊世界的名著,出版后虽未作任何宣传,但经人们口耳相传,迅速畅销起来,它曾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的时间近二十年,创下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种出自内心的慷慨行动。”出于好奇和兴趣,我跑去书店买来了这本书,想去探寻心智成熟的密码。
与我最初的认知不大相同,这本书并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励志书籍,更像是一本现实教科书。作者没有讲出太多慰藉性的话语,反而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面对的事。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了人们的行为及背后的心理活动,揭示的真相甚至可以说有些残酷,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不可否认,这样的真相让很多人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斯科特认为读者不该回避也不能回避这些问题。他认为:“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回避问题、逃避痛苦。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此书共包括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从不同的角度对人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行为解读,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自律和爱的讨论。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所以书中说:“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而自律,则被认为是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书中将其分为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先苦后甜。这种方式需要我们调整享受快乐和经历痛苦的顺序,促使我们更加主动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后享受问题解决所带来的巨大满足感和快乐。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我在学习时,父母总是鼓励我先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然后再去做想做的事情。也许每个人理智中都有这样的意识,只是延迟满足与人们安于享受的本性所背,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去练就。
承担责任这个方面突出了责任感的重要性。人一生中面临这无数的选择,并非每一次选择都是绝对正确的,而直面选择所带来的后果,需要我们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和勇气。问题出现时,人们或多或少地会选择推卸责任,将问题留给别人,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既然有勇气做出选择,我们就应该做好接受一切结果的准备,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尊重事实提倡人们不要活在自己或他人制造的假象中,直面事实,真实地生活。也许事实会带给我们痛苦,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经历这一过程的痛苦,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心智慢慢走向成熟。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对他人说谎,远离谎言和欺骗,真诚待人;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对自己说谎,宁愿活在一个残酷的现实中,也不要沉浸在美好的幻境里,尊重事实,直面问题。
保持平衡则是要人们在众多事务中权衡利弊,处理需求、目标与责任之间的冲突,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舍得”:为了得到一些东西,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舍去另一些东西。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我们会感觉到痛苦,但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回避放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远停在原地,不让双脚踏上旅途。
自律的四个方面,总结起来就是理智同一些本能选择作斗争,直面自身的欲念、懦弱等弱点,并努力去战胜它。这一过程中,人们直面问题和痛苦并尝试着去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痛苦也就不复存在,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强大。
关于爱,书中说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种意愿。“爱不是花前月下,不是温情脉脉,不是堕入情网,爱一个人就要让他独立,不管是自己的父母、妻子、还是儿女,如果你的行为阻碍了他们心智的成熟,那就不是真爱。爱自己的儿女,就要让他们脱离父母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让他们勇于面对问题和痛苦,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双脚独自站立。”这样的认知在我的理智中是存在的,但似乎是“关心则乱”,特别父母对于我和弟弟,当遇到困难时,爱让父母心中的疼惜立刻占了上风,马上跑过去帮我们解决问题,恨不得自己代我们承受痛苦。而这样的行为,却恰恰阻碍了我们心智的成熟。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大量阐释,让我真正地意识到过分呵护带来的严重后果。父母可以陪孩子很久,但不能伴一生;父母可以帮我解决眼前的问题,却无法替我扫清前方的重重障碍。我真正的成长,正是在痛苦和磨难中实现的,在良好的引导和鼓励下,让我有更大的勇气面对原本恐惧的事物,陪伴我为了历练一颗更强大的心。
除了自律和爱,书中对于成长与信仰、恩典两部分也展开了许多讨论。这四部分从不同方面让我看到了更加真实的自己。这个自己不像我曾经认知中的那样阳光,有惰性、有软弱、有贪念,甚至,也有一些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书中揭露的真相有些令人意外的残酷,但却让我更有勇气地活在现实中,有了想要去改变自己的想法。
真正的自知自觉,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过对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自省,慢慢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努力去改善,从而活出更好的自己。心智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失望有痛苦,但也同样充满惊喜和快乐,我愿带着我的心灵,一同长大。
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读书征文,展现了心智成熟之路的艰辛与美好。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思考价值。希望作者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写作风格,不断探索和成长。
作文征稿:
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寻春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