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若而 17岁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走过无数条街。最让人影响深刻的有三条。
看人间烟火
幼时的家住在全镇最繁华的街上,全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小小的我就被家人抱着出门遛弯,出了门左拐映入眼帘的是各式的铺子——早餐店的门口人挤得水泄不通,“老板来两个菜包”,“老板豆浆加油条一共多少钱”。我们偶尔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要一笼小笼包,配一碗甜豆浆。领我来吃的往往是外婆,她会在我对面坐下,托着脸耐心地等我吃完,解决我的“残羹剩饭”,再抱着我出了店门继续在这街上走。清晨的街上最不缺的是老人,他们大多背着各自的菜篮沿街边一字排开,一眼望去颇有阅兵之势。还带着露水的菜叶,满地被人剥下的玉米须子,和番茄上凝结出的一层薄汽。外婆抱着我在其中穿梭,我在她肩头随着步伐的摆动上下颠簸,将这一切都收尽眼底。 后来年岁渐长,我已然不用被人抱着就可以自如的走在街上。家早就搬离了老街,但这些记忆却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去,反倒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清晰、鲜明起来。当时的我在看什么?想必那时我也不晓,只是像一台摄影机被摁下了快门。在这条街上我看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脸上有着各样的表情,有焦急,有欣喜,有愤怒,有悲伤。人挤人的早餐店,肮脏喧闹的菜市场与老街共同组成了我对生活的初印象。
感景中之情
十七岁的冬天我第一次抵达了杭州。在西湖畔走着,游人如织,信号灯的光芒交替闪烁。街的一侧是灯红酒绿的各式商铺,霓虹灯牌相互较劲般比谁更能引起游人的驻足,车道上川流不息。边看边走,心中不免自卑起来:我的家乡在这座大城市面前是显得的多么的渺小,那曾经所谓“繁华”的老街在其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谓“繁华”。但当目光转向西湖时,一切又突然显得旷阔起来——我想起此行的初衷:一探临安风貌。
杭州这座城很奇妙,当古老和现代碰撞在一起,没有太多意想之中的挫伤,反倒擦出了独特的花火。一路上走着,我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在南宋老街,在苏白堤岸,在断桥头,那先前映入眼帘的繁华便从我眼前散去,转而勾入千年前那烟柳画桥中去,久久不散。历史的余韵荡漾在一花一木当中,不是从来没有了解过杭州,早在各种旅游攻略和百度百科中我就寻见过她的身影,但真当亲身来赴却又不免欣喜雀跃。同行路上我还遇见了很多意在寻找的人,他们有的是为了一探所喜书中人物的旧地,有的是为了寻找偶像曾经生活过的踪影。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心思,但我们都收获了相同的喜悦和满足。也许是因为身份的转变,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位参与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亭台楼阁本无意,到了不同人的心中得以有了情。记得有人说过,不同的城市会给人留下不同的记忆。杭州给我的,是感受。我感受她的繁华,感受历史的痕迹。我不再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自卑,因为即便在这偌大的杭州,我行走过,我感受过。以后再度相逢,涌上心头的是熟悉。我大可以贴近她,感受着这座城市中我留下的记忆。
了人生百态
我不是一个很关注时事新闻的人,但从chatgpt的走红开始,ai似乎突然兵临城下,将人们的生活围得水泄不通。打开手机,精美的插画不再能放心夸奖,因为可能是ai所作;获奖的佳作不能再被轻易接受,因为也可能是ai造物。现如今如同真实场景的ai出现,人们恐慌,人们追问。真实是否还有意义?一时间我也六神无主。我夺门而出,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任思维随意地在空中飘荡。我应该发现什么呢?街只是普通的街,和世界上所有的街道一样只为了供人行走。我如今可以自由的走在任何一条街上,却不明白意义何在。
忽然下起雨来,没有带雨具的我只能匆匆躲进沿街店面的屋檐。看路上行人百态:有人早有准备,支了伞神态自若地向前走去。有人神色慌张,脱下外套匆忙寻找落脚之处。有人恍如隔世,颇有“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之势,无动于衷的继续前行。车辆划过路面溅起水花,过路人惊叫着躲闪。天突然像破了个口似的,雨滴顷刻之间化为帘幕一般,遮挡了我的视线,却似乎淋去了我心头的阴霾。我想起莫泊桑拜师福楼拜学习写作的故事——莫泊桑展示完自己的得意之作想得到福楼拜的评价之时,他只是这样说:“去外面走一圈吧,一个钟头后,把你的所见所闻记下来。”
街怎么会是平常的街呢?街上有不同类型的马车和马匹,自然有了不同的车夫,有了人不同的表情,有了驾车时不同的吆喝声。过于关注于街上的景物,却忽视了这些看似平常却各有风采的事物。街上落雨是常态,但带了伞与不带伞的人行动不同,不带伞的人表情不同,车辆是否开了雨刷器不同,行驶过积水处的反应也不同。这些都是街上景,却被我们的眼睛习以为常一笔带过。在如今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观众始终对影视作品中实地拍摄,实景建造等念念不忘。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它贴近生活,我们的眼睛虽然对千人千态习以为常,却离不开这样的生活环境。灯红酒绿,摩天大楼固然真实,却不能给人以切实感。即便未来技术真的能发展到用ai模拟出以假乱真的现实世界,这千人千态却又从何处去寻呢?街的魅力不在于是否繁华,而是行走于它之上的人与街边景物共同构建的。人们看到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在这日复一日的千人千态中各自寻找着生活背后的哲理。
雨过天晴,我走出屋檐走到街上,太阳拨开云层,我抬头看一看天,阳光亮的耀眼,我低头继续向前走。
我不知道自己正走在哪一条街上,这不是幼时的老街,不是西湖畔繁华的商业街,只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像我曾经走过的很多条街一样,也像我未来会走的很多条街一样。走在街上我看见人间烟火年复一年,感受不论繁华平凡皆情思,发现人间百态各不同。世界之大,现实之真,最终汇成小小一条街,我们渐行渐远。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通过描述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走过的三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深刻反映了其对生活、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