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青春祭

2025-02-21 |浏览:1975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作者李向晴天    16岁
奖项二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回忆是不会干涸的,他总是温存地荡漾在某一个腹地。随时都会有沸腾的危险。

顺着时光的河流溯回而上,越往深处,目光越虔诚。在河流两岸繁芜冗杂的布景里,有一栋建筑物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他静静伫立在那里,每一个砖块和瓦缝都散发出圣洁的光芒,给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可我知道他绝非一日之功。他曾只是拼接的回忆,只是交织的经纬,随着无数个日夜的加工,它才拔地而起,在记忆宫殿里始终占据一席之地。随时等待着我的叩问。

轻敲大门,一瞬间,仿佛置身于另一片天地。拨开思绪的枝繁叶茂,光芒逐渐消散。我知道我又无可避免地困在了它的围城中。倚着墙壁,一幕幕场景纷飞而至。砖块在飞舞盘旋中土崩瓦解,酝酿成一个盛大的仪式。祭奠着那些还未走远的日子,像夹缝中的花一样骄傲坚强。

脚步停留在九月,每个人都还是初来乍到,瞪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共同所处的世界。早就忘了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试探还是寒暄。但都不重要了。我们都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勇气,并继续努力铺展出了向前延伸的轨道。我们于是乘上火车一路高歌,逃离缄默的肃杀投入春天的怀抱。建立起共同的精神家园,从此不再受洋流和季风的打扰。

夏天最后几片树叶交舞在风里,许多热辣的花香在空气中肆意蔓延。许许多多的景物在光艳里耀眼夺目,为这个独属于我们的季节,拉开序幕。

团队的形成总是带着某种必然,我们只是被几根若有若无的丝线牵连到一起,转眼缠绕成炙热的圆圈。就比如Z凭借他的性格拉拢了我们,但当时大家还未熟络。直到脚印重合的次数逐日增多,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彼此之间早就密不可分。我常常觉得,那是种完全能自洽的氛围在缓缓萦绕。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融入话题或者开创话题。而总有些事情能把我们的心提到一块儿,在相互磨合交织中带来激昂的神色。热情似乎在一天天消失殆尽,实则在暗处悄然滋生出一种饱含生机的力量。在时间的浇灌下,转化成期待的目光,信任的等候,酣畅淋漓的和声,道尽祝福的觥筹交错。

入秋后,天气更加变化无常。下晚自习后习惯和Y去商店转悠。我们喜欢从高一教学楼直奔到高三教学楼,贯穿整个长廊,权做无名的偷渡。

走廊里的灯稀稀疏疏,一扇扇门半掩或紧闭,在路过教室时会记得放缓脚步。里面的学长不埋着头,聚精会神盯着手中癫痫的笔,周围安静得听不到一丝声响。当我发现这一切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跟他们相比,平日里的斗争都显得认真而未有名目。那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他们都是勇敢的水手,与黑水白浪搏斗,在风雨飘摇的船上挤着。这应该是每个人的宿命,而我何尝又不正在朝这种宿命跋涉。未来以如此具象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可我们中间却仿佛横亘着一条河流。越是惧怕,他便越猖狂地舔舐着我们的脚踝。

“嘘,快走!”Y说。一丝不安从镜片底下掠过。这片肃静海域显然不接纳我们的闯入。我们便加快脚步,转过墙角,陷入楼梯里,逃出素描画的边框。白炽灯还在身后挽留,奈何难以抗衡黑暗。他们黯淡的光亮在地面上泛着涟漪,转眼间又如回声般难以追寻。

走出教学楼,凉意扑面而撞。银杏的叶子落光了,散落在水泥地上,像刚举行完仪式的飞蛾们,奄奄一息。路灯撑起一团明亮的光晕,把落叶上鳞片般的纹路照出沟壑。Y一脚踩了过去,扎进商店敞开的温暖里。没过多久,他提着一袋零食出来了。

“去不去操场?”

我说行,反正不怎么累。

除了有夜晚出校的走读生在草坪上留下惬意的脚步外,晚上的操场远比我想象中热闹。一列列跑步的身姿就是惹人注目的倩影。外撕开包装,让我注意躲开跑圈的人们。我闪至一边,眼中满是钦羡。我觉得他们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毅力。无论是排列成阵还是形单影之,眼神中都闪烁着同样倔强的高光。

一句迟来的玩笑点燃了早就沉沦下去的氛围。像是受了谁的指使,Y拔腿狂奔,而我不断追赶。他模糊的背影随着视野的震颤而逐渐靠近。我伸手,揪住了那股向前奔跑的力量。他惨叫一声,双腿相互纠缠。一股沉重拖拽着我们,跌在了沙粒夹杂着塑料的味道上。我转头,看见Y捂着膝盖,表情痛苦。正想起身去搀扶他倒先站了起来,挡住不了远处伫立的路灯,脸上写满不屑。他说走吧,再不走灯就关了。

操场上的人不知不觉流走了一大半,一粒足球孤零零地被种在了草坪上。远处高三教室里的灯还明晃晃地亮着,仿佛战争进入了白热化,未被紧握的一分一秒都将成为挥霍的生命。

在得知分班在即后Y抑制不住喜悦。他早扬言要逃离物化的苦海躺进历史的浅滩。我看着窗外的树梢燃起大火,他们都即将在一场场乍暖还寒中褪去热情,退去初见时独属于夏天的油光,一副副伤痕累累的模样。

后来在寝室爆发了一场争吵。起初只是唇舌的交锋,却在分贝的爬升和肢体的张扬中演变成残忍的利益权衡。隔着玻璃门,我看见Y的五官扭打在一块,全身被颤抖的线条包围。几滴水第一扬落在玻璃门上缓缓下滑,汇聚到一块又获得了更多力气去俯冲。氤氲而上的水汽裹挟着我们,带着肥皂和洗衣液的清香。像云雾弥漫,像硝烟四起。像扩散愤怒的介质,像掩盖真相的帮凶。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们都是终场里的困兽。在莫名的鼓舞下摩拳擦掌,却忘了生存的规则。我松开紧握已久的门把手,他一言不发的走了出来。我们扭打在一块,把空气搅得七零八落。像当时一起滚落在草坪上一样。到处弥散着闷热,还有黑暗。接纳了千般不安的黑暗。

晨钟在晓雾中响起。矛盾宛如昨夜风里的一句梦呓在天光大亮时遁入黎明。或许是被月光抚摸到了融化,或许是被鼾声溶解至了虚无。


程雨轩     10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再往后去,学校顶着北风呼啸,放了一次双休。我和Y趁着买饮料的机会跌出了大人们的视线。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街景因黑夜的笼罩大变了模样。Y甚至煞有介事打开了导航。我们于是在熙攘的人群里横冲直撞。逆着车灯一路狂奔。跑过人潮汹涌的天桥,也跑过孤灯几点的暗巷。直到冷风清晰了我们的视线,刺耳的鸣笛淹没了心跳。那天晚上究竟买的什么现在也记不清了。在马路中央连成河流的霓虹灯却一直在脑海中闪烁着,并逐渐侵蚀成一片光怪陆离的海,海里面是数不尽的车灯和饱含警告意味的灯群。红绿灯在我们的瞳孔上依次点亮,埋头抵御寒意的人们无不行色匆匆,一步跨过几条残缺的斑马线。我和Y却不急着过去。任凭路人们惊愕的看着我们比赛似的呼出白气然后一同遁形在人潮里。我坚信那是个难得的夜晚,毕竟我再也很少遇见那些令人荒神的霓虹灯和几乎疯狂的鸣笛了。

临近分班前,Z又组织了一次聚餐。一群人浩浩荡荡占据了食堂的一角,用四张桌子拼成一块联合大陆。四个火锅严阵以待,依然抵挡不住我们猛烈的攻势。那天,一个总是喜欢被我们调侃的老师也应邀参加了。他就像一位尽职尽责的长辈,端着碗笑眯眯地站在一旁。观察谁面前的杯子里酸奶少了一半,谁又被牛蛙辣得找水喝。Z也没闲着,他忙活着加火加菜,带动了全场的氛围。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被他爽朗的笑声和富有号召力的口号所感染的。

“干杯!”

十多个塑料杯撞在一起,一些过往似乎正在激荡着。我们要做的只是再次举杯,一饮而尽,带着热气腾腾的祝愿各赴前程。那天还有不少人闻讯而来,看着满桌狼藉望洋兴叹,脸上一撇一捺写满了羡慕。我坐在桌子的一角,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我忍不住大声  宣布,是的,我来自这里。我与我们有过一段热闹的日子,是在经历一轮冬夏也回不去的日子。

四周散落的砖块奇迹般上升至半空,须臾中复原成来时的那栋圣洁建筑。我知道这里曾是废墟,去也是我重新出发的地方。在前行的路上,我从没忘记对这里修修补补,徒增一些亮丽的表面,而疏于去重寻那些早已难以理清的意义。只是将那些零散的回忆打捞起,糊在墙上,让他们凝固成永恒的梦境,在记忆宫殿的角隅里默默发光,放任思绪的飞蛾成群结队地去扑撞他们。电光火石的刹那中有我难以割舍的期待与幻想。场面唯美却残忍地像一场祭祀。

生活的河流还在奔涌着向前,一路激流,沉浮或成常事。我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是一种进退自如却庸庸碌碌的状态。请许我去回溯而不是跋涉,回到那段还未走远的时光里。我恍然发现,那是一段还在象牙塔里的时光。我和我的朋友们总是长久进行着白日里的幻想,被一些不及痛痒的琐碎所吸引。零食包装里的卡片,阳光下跳跃的乒乓球,对未来莫名可知的向往与惧怕。这些平凡到近乎庸常的光斑理所应当填满了脚下的道路。尽管我们早知离别是命中注定,却仍然愿意挥霍完待在一起的力气。把身边的一切都织进青春灿烂的布景里,让每张笑容都不遗余力地绽放,让每份衷肠都心照不宣地连结。直到我走出了这里,来到了视野更广袤的世界,参与到了有更多人竞争的战场上。我自知根本无法积攒出勇气和信念去面对一个个复杂而庞大的命题,于是更加悼念过去。那些纯粹放置现在是如何珍贵,是一种无关风月,只顾向阳的纯粹。汪峰在歌里唱到:“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我想,那或许就是我的春天。一些人,一些事,宛若新绿萌芽,翠玉浪花。他们吟唱着四季的序曲,催着我来不及去感伤,催着我们握的手握好,要一同奔向辽阔无边的天际线。

事情已经遗忘了太多,剩下一些难以取信的线索兀自等待拾遗。而我尝试去复述又多少带上了粉饰的嫌疑。可我仍然愿意乐此不疲的去描摹,探索语嫣不详的美感并从中挖掘出我们存在过的证据。高三教室里永远不会熄灭的灯光,Y在前方奔跑模糊到失真的背影,城市中央向四周流淌蔓延的霓虹,都随着祭祀的白热化逐渐浮出水面,在周围逐渐沸腾时散发出好像仅有一次的光亮,温存地停留在我从回忆中抽离出来时,难以平息的眼角上。

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情感与诗意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青春岁月的点点滴滴。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作文征稿:
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我心中的最美古镇

下一篇: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救赎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