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靳晨希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苏州于我,是藏在烟火褶皱里的旧梦。那些散落在日常里的碎片,拼凑出独属于这座城的温柔,在岁月里愈发清晰滚烫。
《风景》闫诗语 8岁
清晨的苏州总裹着层薄雾,像被谁轻轻呵了口气。我蹲在河边刷牙,对岸阿婆生煤炉的烟,混着薄荷牙膏味悠悠飘来——这股又呛又清凉的奇妙气息,是我记忆里苏州独一份的晨曲,连带着河畔的水汽,把时光都泡得绵软。
青石板路让雨水泡得发乌,缝隙里的青苔疯了般往上蹿。卖豆浆的板车“吱呀”碾过,在水洼里拓出道歪扭的痕,车铃声惊醒了桥头打盹的猫,也惊落几片槐树的影。阿公们围坐在桥头下象棋,茶缸里的茶叶梗浮浮沉沉,和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较着劲,偶尔为一步棋争得脸红,转眼又被对方的笑话逗得咧开嘴,茶香混着笑声,在晨雾里漫开。
我总扒着巷子口裁缝铺的门框看。老裁缝的圆眼镜滑到鼻尖,他就拿指尖往上顶一顶,银针在布片里穿进穿出,像有条银线在他掌心跳皮影戏。阳光从碎瓦缝漏下来,把缝纫机上的浮尘照成金粉,落在他灰白的发梢。隔壁茶馆评弹声缠过来,和缝纫机“嗒嗒”声绞成段麻线,绕在老房子的梁上,绕得人心里发痒,想跟着哼两句吴侬软语的调子。
傍晚爱往城西小土坡跑,去赴一场和落日的约。山后那轮太阳,哪是个普通的落日呀,明明是古画里走下来的,红得温润,圆得规整,没半点刺眼的躁气,像谁用朱砂笔蘸着温柔画上去的。这模样,和我小时候在博物馆瞅见的古画太阳一模一样,静静悬在远山尖,把天染成半橙半紫的绸缎,连山间的风,都裹着幅水墨画的意境。
这些画面零碎得像老相册里的旧照片,可每次想起来,心里就漫开层暖意。后来才懂,最美的风景从不在旅游指南上,就在这些稀松平常里。就像老裁缝缝衣服前,总要把线头往嘴里抿抿——沾着唾沫星子的小动作,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挠得人心尖发痒,这才是苏州最挠人的魂儿。
我要把这风景写下来。它不耀眼,却暖得人心发颤;它不花哨,却把日子过成了诗。这藏在烟火褶皱里的、带着人间气的诗意,是苏州给我的礼物,也是中式美学最动人的模样——无需刻意雕琢,生活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
点评:
这篇文章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苏州的烟火旧梦,将清晨河畔的晨曲、青石板路上的生活百态、老裁缝铺的温馨场景及城西落日等画面,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作者善于捕捉细节,薄荷牙膏味、茶香笑声、银针穿布等,皆赋予苏州以鲜活的生命力与温柔质感。语言优美且富有画面感,将中式美学融入日常琐碎,让人深切感受到生活本身即是最美风景。读来暖人心扉,仿佛随作者一同漫步苏州,品味那藏在烟火褶皱里的诗意与温柔。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