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奔流·小作家》中小学生作文赏析——长城魂:砖石里的中国脊梁

2025-09-23 |浏览:160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作者:张杰轩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不到长城非好汉”——当我的指尖触碰到斑驳的城砖时,毛泽东的词句突然有了温度。这座蜿蜒两万里的巨龙,正以六百年的沧桑,向我诉说关于坚韧的民族密码。


《长城上》陈诗阳 6岁


  足底丈量:与历史对话
  晨光中的八达岭泛着青灰色光泽,每一级台阶都是岁月的年轮。攀登时,我刻意放慢脚步——凹陷的砖面里藏着戍边将士的足迹,风化的箭孔中似有烽火狼烟的余温。行至“好汉坡”歇息时,一位白发老者正用方言讲述戚继光重修长城的故事。他颤抖的手抚过城墙,仿佛触碰的是祖先的脊梁。导游说,这些砖石当年用糯米灰浆黏合,难怪风雨难蚀。我突然明白:长城的坚固,始于先民“把血肉铸进墙基”的决绝。
  传说照进现实:文化的血脉
  转角处,“孟姜女哭长城”的浮雕前围满游客。导游指着墙体解释:“这段城墙确实有多次坍塌记录,但每次重修都更高更厚。”传说与史实在此奇妙重叠。当我看到韩国游客对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拍照,日本留学生临摹城墙文字时,顿悟长城早已超越物理界限,成为东方文明的精神图腾。卖剪纸的老奶奶说:“这墙啊,外面防的是刀剑,里面守的是人心。”
  回望:永不坍塌的精神
  下山时夕阳将城墙染成金色,宛如巨龙鳞甲。三个小学生正用卷尺测量砖块尺寸,他们专注的神情与城垛上“忠”字石刻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视。此刻我终于懂得:长城的伟大不在其长度,而在于它让每个触摸它的人,都成了文明接力赛的选手。就像我背包里那片捡到的碎砖——它或许来自某个戍卒的铠甲,现在却成了我作文里的“文物”。

  离开时,山风送来悠远的钟声。长城依然沉默,但我知道,它早已把“不屈”二字刻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


  点评:

  这篇散文以细腻笔触勾勒长城之魂,将历史、传说与现实交织成动人画卷。作者从触摸城砖起笔,借攀登时对砖石、箭孔的感知,引出戚继光等历史记忆,凸显长城承载的坚韧精神。孟姜女传说与城墙坍塌重修史实相映,又借外国游客之举,展现长城作为文明图腾的魅力。结尾处小学生测量砖块、作者珍藏碎砖等细节,巧妙点明长城精神代代传承。全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长城不仅是建筑丰碑,更是融入民族血脉、永不坍塌的精神脊梁。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奔流·小作家》中小学生作文赏析——温暖在我心头荡漾

下一篇: 《奔流·小作家》中小学生作文赏析——云端上的翅膀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