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奔流·小作家》中小学生作文赏析——铁笼嘶鸣

2025-09-23 |浏览:139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作者:王泊涵

  奖项:特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马的一生,恰似一场永不停止的驰骋之旅,却又被无形的枷锁禁锢原地。从中世纪的铁骑到近代的交通工具,再到如今的消遣工具,马的角色变迁中藏着“有用即存在”的残酷逻辑。这逻辑冰冷如铁,将生命钉死在价值的标尺上。


《奔马》任睿泽 12岁


  从古至今,马总是以速度快闻名,马总是会被打上马蹄铁。铁匠的火星飞溅——沉重的铁块被烧红、锤打成形,然后带着滚烫的温度,用铁钉牢牢嵌入马蹄——虽然说是为了保护马蹄,但实质上,只是想让马奔跑得更久,为人类所用。每一次锤击,都敲打着它被预设的命运;每一颗铁钉,都穿透血肉,宣告着所有权。 而如果马腿断了,那曾经支撑它风驰电掣的力量瞬间消失,它痛苦地蜷缩,眼中光芒熄灭,则变得毫无用处,甚至会被杀死。这冰冷的现实,正是它“有用即存在”命运的残酷注脚。断腿不是终点,无用才是死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马就是这样,总是被自身的特长禁锢在原地,而马呢,从一生下来就只能奔跑吗?难道奔跑是刻在它骨血里唯一的答案?在我看来,马似乎是为了生活不断超越自我,但用另一种观点来看待,马只是在用自己的特长而生活,而生存。马,其实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没有自己所追求的,它的世界,只有鞭影与缰绳,终点与牢笼。但其实在沙场上驰骋,迎着箭矢和刀光,汗水与尘土混着血水飞溅,似乎是对它命运的最终诠释。那飞溅的血,是它无声的控诉。
  从古代的赤兔马伴随关羽驰骋沙场,到近代战马在炮火中冲锋陷阵,再到现代赛马在跑道上沦为赌徒的注脚,马的价值正从“英雄伙伴”沦为“消费工具”。它的荣耀被榨干,只剩下被标价的速度。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它失去了草原上自由驰骋的本真,像被驯化的其他动物一样:狗猫成为取悦人类的宠物,猪羊变成满足口腹的食物,驴牛化作农田里的劳力。但马的悲剧在于:它从未被允许选择——从出生起,“奔跑”就被刻进命运,如同被钉死在“有用性”的十字架上。它连选择如何活着的权利,都被剥夺殆尽。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的诘问,道破的正是人类对生命本真的漠视。那漠视,深如寒潭。
  在人类的故事里,马总是被赋予各种意义:田忌赛马用它展现谋略,指鹿为马借它玩弄权术,战歌里唱它的勇猛,赛马场欢呼它的速度——但从未有人问过马自己想成为什么。马嘴里的嚼子,勒住了它想说的话。 反观被驯化的动物们:狗用吠叫捍卫领地,猫用利爪拒绝束缚,牛用甩尾表达疲惫,它们在人类设定的角色里,始终保留着“自我”的本能呐喊。那微弱的呐喊,是生命最后的倔强。而人类呢?多少人在“考名校”“学实用技能”的规训中,像被钉上马蹄铁的马一样,渐渐忘记奔跑本可以为了热爱,而非他人的期待。我们也被钉在无形的砧板上,锤打着“有用”的形状。

  人生如同马,四处奔走,又被禁锢在原地,但人类缺少的,恰恰是马儿对命运的不甘,是在面对不公时仰天长啸的嘶吼,用神似藐视的眼神来表达对禁锢的不屑一顾。那嘶吼里,是未被驯服的野性在燃烧!马的嘶鸣不是屈服,而是宣言:即使被钉上“马蹄铁”,也要在心灵的草原上,保留奔向自由的权利。这权利,是它灵魂深处永不熄灭的野火!这,才是生命对禁锢最锋利的反抗!


  点评:
  这篇文章以马为镜,深刻剖析了“有用即存在”的残酷生存逻辑。从马蹄铁的禁锢到断腿即弃的宿命,从历史长河中的角色变迁到被驯化动物的对比,层层递进揭示马被剥夺自由与自我的悲剧。作者借马之口发出控诉,更将反思投向人类自身:在功利的规训下,我们是否也如马般被钉死在“有用性”的十字架上?文章结尾的嘶鸣,是马对自由的渴望,更是对生命本真的呼唤。语言犀利,情感浓烈,读来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作文征稿:

  奔流文学网/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奔流·小作家》中小学生作文赏析——寻那一抹白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