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上,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写人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的老师》《我的同桌》。怎样才能写好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呢?今天我就告诉你一个小窍门——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呢?细节就是指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段话: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这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的动作,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是由许许多多细节组成的,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习作里,应当有选择地进行描写。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细节来写,这样才有意义。我们再来看一个小片段:
地扫完了,老清洁工背着双手,在街上“巡视”。突然,他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把一块翘出地面的青砖用力按下去。手按不动,就用脚踩。然后,他站起来,出神地望着漫长的街道,仿佛在这街上工作了几十年还没看够似的。
这段文字,虽然只写了老清洁工“将翘出地面的青砖用力按下去”这个动作,但因为有了“停下”“蹲下”“用力按下”“用脚踩”等一连串细节,就充分地表现出了老清洁工认真、敬业的个性特点。
所以,描写人物时,一定要进行细节描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细致观察人物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动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慧华,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