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常见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

2012-12-03 |浏览:32419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常见文言句式——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①投(之)以骨。(《狼》) 
              今译:把骨头扔给(狼)。 
              ②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今译:你和他一起来。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今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形式主要有: 
                1、……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 ……也。(主语后面不用“者”)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 
              ②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译:病在肌肤里,是针炙能够治疗的。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今译:南阳的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记二则》)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四处方巧治“文言背诵健忘症”

下一篇: 如何翻译文言文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