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汉字赏析:医

2015-03-27 |浏览:312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在中华文明、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无与伦比。仔细研读,一个个汉字构造之精妙、选材之精当、谋划之缜密、用意之深远叹为观止。
  医
  “医”,《说文解字》的注释是“盛弓弩矢器也。从匸从矢”。本意是装弓箭等武器的袋子。如《国語》曰:“兵不解医”。即士兵们把装有弓箭等武器的袋子挂在身上,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在现代汉语中“医”字的基本意义已经消失。作为“医生”、“医药”的“医”字祖先造字时的构造是“醫”。新中国简化汉字时才将“醫”简化合并成“医”。现在使用汉字繁体字的国家和地区仍是用“醫”字。《说文解字》对“醫”字的定义是:“治病工也。殹,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殹,病声。酒所以治病也。”。 “医(醫)”字构造方法是会意,上面是“殹(yì)”,《说文解字》的注释是“击中声也。从殳医声”。即拟声词,模拟人受到外物、外力击中时的声音。相当于现代常用的“砰”、“啪”等。“殹”字已经从现代常用字中消失。下面是“酉”,象形,古代装酒的器具。凡是与酒有关的字都用“酉”(从酒省)作为义符。“医(醫)”字的本意是“治病工也”,即治病的人,医生。
  从“医(醫)”字的选材、构造和基本字义分析,一方面记录了古代的医药发明成果,另一方面表明了祖先们对暴力行为的反对与厌恶。“殹”是被外力击中所发出的声响,被外力击中可能会造成外伤,甚至内伤,有伤就需要医治。谁来医治,怎么医治?“医之性然,得酒而使”。治病救人是医生的本性、天职。我们的祖先研究发明了用酒外擦伤口消肿、消毒、防细菌感染,内服即可杀菌消炎、舒筋活体。用一些动物体或者中草药与酒泡制成药外擦内服,治疗外伤有令人惊奇的效果。至今世界各国治疗外伤仍然在使用我们祖先的这一发明专利。绝大多数外伤都是人为造成的。殹,“恶姿也;病声”。“恶姿”,令人厌恶,招人诅咒的行为。“病声”,被人击中后发出的令人惊悚、难受、痛苦的声音。“恶姿,病声”表明了祖先们对暴力打击、攻击、袭击所持的鲜明地反对、憎恶态度和对被攻击者的同情、声援。
  牢记和遵循祖先的意愿:切不可好战尚武,争强好斗,尽可能的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人类的一切争端、纠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汉字赏析:医,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当代文学应传承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

下一篇: 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