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毛泽东评论《红楼梦》

2015-04-20 |浏览:7574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近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评论家。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从八岁发蒙初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到逝世前半月读《容斋随笔》,可以说书本伴随了这位伟人一生。毛泽东对古典小说情有独钟,而其中最令他倾心的无疑就是《红楼梦》了。毛泽东一生与《红楼梦》不离不弃,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时期,毛泽东总喜欢拿《红楼梦》说事,其中有三句经典的评论让人深思。
  1.中国古典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红楼梦》是继《金瓶梅》之后,以一个封建家庭为题材的一部最成功的小说。《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巨著。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向来很高。1938年4月,他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谈到中国和外国关系时提到:“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之高,可以说是无以加复!
  2.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在毛泽东看来,把《红楼梦》当故事来读,是读小说的初浅层次;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才能进入到读小说的较深层次。如何把《红楼梦》当历史读,毛泽东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要了解《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以及《红楼梦》中的思想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进步要求。第二,要把握好《红楼梦》的历史内涵,要把它看作是中国封建神会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当刘少奇谈到自己已经看完《红楼梦》,说该书“讲到很细致的封建社会的情况”时,毛泽东说道:“《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道:“《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1965年,毛泽东又对外交工作人员王海容说:“你要不读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是封建主义!”
  3.不用阶级斗争观点,就讲不通。毛泽东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阶级斗争。1964年8月,他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还说道:“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毛泽东提出了“第四回总纲说”,是理解整部小说的“一把根本的钥匙”,而那张“护官符”则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和地位的牢固形式和法宝,反映了他们利用这一法宝对财富的剥夺和占有,对平民百姓的肆意欺压。而这一切,没有敏锐的阶级斗争眼光,是不容易发现和领会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毛泽东评论《红楼梦》,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 鲁迅评论《红楼梦》

下一篇: 如何像王阳明、刘邦、曾国藩一样读懂人心?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