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41824

2021-05-26

本专题编辑:

平安回家,才是马拉松的终点

平安回家,才是马拉松的终点

甘肃山地马拉松21人遇难,令人痛心。参赛者失温而亡,或反衬有关机构失职。夺人性命的是极端天气,还包括极其失灵的预警机制。尽快组成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给遇难者家属交代。“平安回家,才是马拉松的终点。”一旦缺乏安全保障,赛事失去意义;改变野蛮生长,让马拉松赛回归本义。

越野跑,为何变成“夺命跑”

21人遇难事件已经过去近48小时,不少遇难者亲友和家属仍然在追问:第一时间,救援是如何展开的?整个赛事的应急措施、救援系统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查看详情]
记者从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第二次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一半以上遇难人员家属已基本接受补偿协议,受伤8人中除1人伤情较重仍在治疗,其余均已出院。遇难者团体意外险和自然灾害救助保险金已全部到位,联合调查组也已进驻实施调查。 [查看详情]
在山地马拉松赛事中,冲锋衣等保暖装备一般都是“强制装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查,保证运动员随身携带后才能允许其参赛。然而在这场赛事中,冲锋衣仅仅是“建议装备”。从现场照片看,选手大多短袖短裤,并未随身携带冲锋衣等保暖装备,这是导致许多选手出现致命性失温的直接原因。[查看详情]

谁应该为白银马拉松事故负责

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早上8时,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查看详情]
172人参赛,21人遇难。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事故被称为“死亡越野赛”,背后运营方是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晟景体育”)。[查看详情]
作为梁晶恩师的魏普龙,在事故发生后久久难以释怀。他在采访中呼吁,通过这场惨烈的悲剧,相关承办组织、参赛选手以及管理部门都应该反思,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马拉松“热潮”,各方都应“冷思考”,不要盲目追随。[查看详情]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反思

局部极端天气确实难以预测。但是,作为专业程度要求极高的极限运动赛事,这场比赛各项组织工作是否达标,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这是必须要追问的关键性问题。[查看详情]
群众性的马拉松运动在当下中国已经蔚然成风,不折不扣地变成了关不羽文章中所说的一种流行文化,还有人甚至将它戏称为中国中产阶级的一种“新宗教”……如此,这件原本似乎应该属于小众的个人兴趣爱好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个很值得深入讨论的严肃话题。[查看详情]
要培养、建立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习惯、机制,尽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危机爆发至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道理,尤其在近一年多抗疫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此有切身的感受和认知。[查看详情]

结语

鲜活生命的逝去令人无比遗憾,痛定思痛,中国越野跑和户外挑战赛事的各方参与者,是时候冷静下来了。放慢奔跑的脚步,思考奔跑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安全的边界,消除各种隐患,永远坚守对生命的尊重。

相关专题

无障碍旅游,残疾人的“诗和远方”
无障碍旅游是长期以来沉寂在残疾人…[查看详情]
乡村旅游逐渐升温,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慢生活,慢旅行。逃离城市的喧嚣,…[查看详情]
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乐享品质旅游生活
“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披着“便宜”…[查看详情]
精致露营让中国度假风潮从苦旅到轻奢
有人说,新一代年轻人,离不开城市…[查看详情]
亲子游市场持续火热 品质出游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查看详情]
短视频成为带火旅游“新玩法”
近年来,短视频与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查看详情]
将“文明”“安全”收入行囊
近期,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发展…[查看详情]
乡村旅游:既要引客来,也要留得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查看详情]
文旅火出圈,各地文旅部门花式揽客
近日,全国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创…[查看详情]
驴友户外探险意外频发,莫把任性当勇敢!
进入五月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驴友…[查看详情]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