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57405

2021-11-24

本专题编辑:

探寻仰韶文化

探寻仰韶文化

80年前,中国近代考古学尚属一片空白,由中国北洋政府聘请的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及袁复礼先生等人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为研究中国史前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探寻仰韶文化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而百年考古的发轫点,则是距今7000-4700年、延续时间长达2300年之久的仰韶文化的重大发现。正是在仰韶村,考古学家揭示了史前华夏的人文之光,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查看详情]
贾湖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中第一个具有确切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贾湖文化。良渚遗址的发现,推翻了中华文明是从夏朝开始的论断,把中华文明的起源推进到了4800年前。湖北黄陂盘龙城、四川广汉三星堆等的发现,则深刻证明了自古以来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查看详情]
11月20日上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薛新明主讲的“揭秘彩陶花魂——山西仰韶文化的考古历程”讲座,在太原市博物馆举行。该讲座由太原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太原市博物馆、山西晚报·文博山西联合举办,山西晚报全媒体矩阵联合直播,共计140余万人次观看讲座。[查看详情]
仰韶文化彩陶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可以说,仰韶文化彩陶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缩影。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通常是以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安特生(J. G. Anderson)首次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继而提出仰韶文化为标志的。[查看详情]

研究仰韶文化

在考古界,有这样一个多元一体“重瓣花朵”理论:如果把中国的新时期文化比作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居于核心即花心位置,而中原文化区的主体则正是仰韶文化。[查看详情]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古代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但其实不然,因为专家们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过比甲骨文更古老的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片上的文字。专家们经过研究表示有些陶文能解读,究竟陶文是什么意思呢?[查看详情]
1921年仰韶村遗址首次发掘拉开中国考古学的序幕,也命名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目前仰韶文化研究即将走过百年历程,基本明确了文化特征、时空框架和源流演变,深入探讨仰韶时代人类社会形态、资源环境、生业模式及文化交流等重大问题,初步勾勒出中华文明孕育萌生时期的生动历史画卷。[查看详情]
今年是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对山西而言,仰韶文化考古从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开始,95年间一路向北,不断探寻文化起源。[查看详情]

仰韶考古任重道远

40年,是考古研究手段现代化的变迁,也是考古研究队伍专业化的变迁。相比前三次,第四次考古发掘明显呈现出多学科、数字化、精细化的特点。[查看详情]
2021年对于中国现代考古学界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年份。一百年前,河南省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确立了中国第一个史前文化——仰韶文化,也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在这百年间,我国的考古专业者们不懈努力,不断探寻着人类文化的起源。[查看详情]

结语

考古是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这是对中华文化最大程度的解读、还原和传承,是重塑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相信随着学科的进一步成熟,考古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格局、底蕴会有提高,我们必须与其他学科学者默契合作,将各自的优势集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必然能够更深层次地探求历史或事物本身的本来面貌。

相关专题

殷墟:中国考古文化的开端
殷墟位于河南安阳,是中国第一个有…[查看详情]
三星堆惊艳诠释“何以中国”
持续“加更”的三星堆正在带给我们…[查看详情]
沉睡三千年,三星堆"上新"了
黄金面具、龟背形铜挂饰、鸟型金饰…[查看详情]
遗址文物的背后,你不知道的秘密
很多的游客墓名去的文化遗址,去欣…[查看详情]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