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登封窑实拍
世人皆知青瓷淡雅、钧瓷多彩,却不知登封窑先于两者成为中原瓷艺烧制中心,并对钧、汝两大官窑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全盛于北宋,是北宋早中期的贡窑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的集大成者。
O 登封窑遗址分布图
从登封白坪、禹州鸠山、汝州大峪遗址出土的瓷器文物中发现,北宋早期釉色大都以豆青、天青、天蓝、月白为主,没有多大差别,即所谓的钧汝同源。
登封地处禹、汝之间,所出土的文物属北宋早期,比钧汝两大官窑靠前,且技术成熟工艺精良,进一步论证了登封窑对钧、汝两大官窑的重要影响。
O 登封窑非遗传承人——李景洲先生
而将窑系脉络恢复完整,将登封窑往昔辉煌带给世人的正是登封窑非遗传承人李景洲先生。他耗时30多年收集登封窑文物瓷片,历经10余载苦心专研烧制技艺,恢复了登封窑最具标志性的珍珠地划花技艺,使得登封窑得以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O 登封窑非遗证书
第一次走进登封窑博物馆,心中是有些许酸楚的,稍显昏暗的灯光、拥挤狭长的通道、干净整齐的陈列着李景洲先生30年的收藏,记录着登封窑千百年来的发展轨迹。
O 登封窑博物馆
但老先生向登封人展示登封窑文化历史的这一小小心意,因场馆面积太小、设施过于简陋,也随博物馆一起面临着关停的结局。
O 登封窑实拍
窑厂微薄的收益勉强维持工人生计,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岌岌可危,便是现今的现状。
自此,这里没有游客,只剩十万件瓷片里那些无人问津的故事。
窑厂最里头有间小屋,那是李景洲先生平时工作的地方。
O 登封窑实拍
一套桌椅、一个柜子、满屋清冷的空气,便是全部。桌上一边摆满了笔记本,上面是每一次试验的记录,往往一件作品的记录能写满三五本;另一边是十几个试验品,为了调试出最合适的颜色,往往要试上几天甚至几个月。
O 工作中的李景洲先生
这样精细的雕琢作品,还要支撑着窑厂和家庭的生计,真的能支撑下去吗?
每每被问及这个问题,李景洲先生常是无意识的沉默,继而抬头又会露出和蔼的笑容,“支撑不下去也要想办法支撑啊。”但是,愁容仍是无法被笑容“掩饰”过去……
O 登封窑作品
在这个匆忙的时代,浮躁、功利侵蚀着许多人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被淡忘,做什么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这个挣不挣钱。
O 登封窑实拍
登封窑利润微薄入不敷出,但登封窑手艺人更加在意的是传承,历经千辛恢复起来的登封窑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就断了。目前登封窑传承人只有李景洲先生一人,仅有的两名学徒还都是老先生的家人。
2018年,登封窑有三件事情想要完成,也可以说是李景洲老先生的愿望吧!
其一,众筹款项扩建登封窑博物馆。扩大面积增添设施,以期通过有关部门审核,再度向公众免费开放;
O 登封窑博物馆
其二,继续登封窑品类脉络恢复工作。目前仅有白瓷系得以恢复完整,接下来陆续会将宋三彩、天目、青瓷等瓷系陆续复原,让登封窑曾经的全貌真正让世人领略;
O 登封窑待恢复品类
其三,招收更多好学之士传技授艺。让登封窑工艺后继有人,让这延续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延续!
其实,不管是传统的珍珠地划花瓷器,还是创新的麦饭石器皿,每一样手工制品都饱含温度。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实用器具,心中总期望着,再过几十年,还能妥善的传承。
而不是到最后,
留存下来的只剩博物馆里的样品和照片而已。